谭盛,县审计局的一名年轻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他在平凡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岗位上,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西瓜见真情
贫困户老李是一个性格怪异的人,曾经因为赶跑帮扶责任人而闻名万安街道宝坪村,其他同志都不愿意帮扶该户。谭盛到宝坪村驻村后,主动承担起帮扶老李的任务。一开始,他也常常挨老李骂,但他却始终不放弃,“缠上”老李夫妇,不管他们态度如何,都沉心静气地表现出诚意和友好。一而再,再而三,随着走访时间的积累,老李夫妇终于静下来和谭盛交流沟通。原来,老李夫妇一方面想钻政策的空子而在当地政府、群众面前叫苦叫穷,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房子破旧不能居住的实际问题,再加上他们和周围的邻居关系处得不好,所以给人留下蛮横不讲理的印象。
谭盛经过多次走访和研判,因户施策,最后使老李家的住房、饮水、人行便道、邻里关系不融洽等问题都以解决。老李夫妇把谭盛当成“亲人”,还将鸡蛋、花生、新米等送给谭盛,被他婉拒。西瓜熟了,老李将第一个大西瓜摘来送给谭盛,看他们那么有诚意,实在拗不过,谭盛只好接受,将西瓜带到村委会和大家一道分享。队员们说“谁说强扭的瓜不甜,老李这个犟瓜硬是被谭盛扭甜了。”
一台电脑解民忧
冉隆现是宝坪村的残疾户,一家三口全是残疾人,冉隆现及其妻子熊顺香均是肢体残疾,儿子冉剑飞因先天性疾病,无法站立。平日,冉隆现在家从事一定的农活,熊顺香则在家照顾儿子。该户自立意识强,除了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以外,还是希望能够自食其力。看到这一幕,谭盛悄悄地流眼泪,他决定想办法帮助他们。通过和冉剑飞交流,他发现冉剑飞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却能认识少量汉字。于是,谭盛回家将家里的闲置电脑搬来,送给冉剑飞,然后教他打字,教他上网。冉剑飞对此很感兴趣,学习很刻苦,进步神速。谭盛又开始教冉剑飞用电脑上网,慢慢地帮助他开网店。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冉剑飞成功加盟了“土家农坊”网店,有了自己的“职业”和一定的收入。
后来,谭盛因工作调整,离开了宝坪村,冉剑飞一家对调离的谭盛恋恋不忘,谭盛也没有忘记冉剑飞一家,还经常通过网购、转发朋友圈宣传等方式继续帮助他们。
格桑花开遍“后花园”
万安街道灯盏村位于县城西边,和县城之间被一座叫旗山的小山挡住。该村村民大多弃家而走,有的进城购房安家,而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该村曾经又脏又乱,到处断椽残壁、污水横流、什物狼藉、足迹难插、满院脏乱差,逐渐变成了“县城的垃圾箱”。谭盛所在的驻村工作队着手建设美丽庭院,以危旧房改造为契机,以美化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改变村民卫生习惯为主导,让该村重焕生机。为了进一步美化环境,谭盛经过查阅资料认真考证,在网络上查询到格桑花种子并不贵,可以用来美化环境,于是,便从网上购回20公斤格桑花种子,和驻村工作队员一道,于今年3月在全村播撒了花种。春天到了,格桑花开了,马路边、院落里、房前屋后,处处开满了美丽的格桑花,灯盏村真的成了县城的“后花园”。
红红的樱桃苦变甜
三月的小雨,稀稀沥沥下个不停,谭盛走在从灯盏村轿子顶(小地名)到小坪组的路上。他碰到了村民张君良,张君良赶忙抓起红红的樱桃让他吃。他舍不得吃,说这么甜的樱桃背到县城去卖,一定能卖出好价钱。但张君良风趣地说:这樱桃是“苦”的。谭盛不解其意,细问才知道:原来这樱桃确实能卖出好价钱,但他们却卖不了多少,因为樱桃太娇气,不到一天就要烂掉,靠他们自己摘,自己卖,根本卖不了多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樱桃烂在树上。
谭盛赶忙到小坪调查,发现小坪这个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樱桃树,并且樱桃都陆续成熟了。谭盛立即找来驻村工作队员一同研究,最后决定办一个周末樱桃采摘会,然后规划了几条采摘樱桃的线路,安排好时间,又把果农的联系电话和交通路线等记录下来,并在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此举收效明显,清明节过后的两个周末,县城及周边大量的客户蜂拥而至,小坪组的樱桃很快就被采摘一空。
作为一名年轻的驻村工作队队员,谭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把脱贫攻坚工作装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绣花”精神和抓铁有痕的韧劲,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当地干部和群众称赞他为老百姓的贴心人。(通讯员 何川 冉磊)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