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诺的事,都是实现了的”
——记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城口县岚天乡党委书记江奉武

江奉武(左三)在了解村民发展农家乐情况。(受访者供图)

    早春二月,海拔超过1100米的城口县岚天乡,风依然刺骨,村民家里的炉火依然烧得很旺。

    这几天,乡党委书记江奉武在忙着一件事:引入企业,为三河村大黄溪两岸900多名村民提供种养花草的培训。

    “争取让大家都成为‘花艺师’,不仅有个‘职称’,还能用这手艺把村里装扮得更漂亮,吸引更多游客。”江奉武向围在火炉边的村民作思想动员。按照他的蓝图,眼下草木还未返青的大黄溪两岸,未来将是一片繁花似锦的花谷。

    “江书记说的,我们都相信!”村民汪成军说,“他以前承诺的事,都是实现了的。”

    江奉武自2016年到岚天乡任职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余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8.4%降至2%以下。

    越“土”越挣钱

    土坯房变民宿

    说起对江奉武的第一印象,汪成军笑称是“不大好”。

    2016年4月15日,三河村五社的汪成军准备把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拆掉,建成“小洋楼”。正在掀瓦时,却“倒霉”碰到了头一天才到岚天乡报到的新任乡长江奉武。

    江奉武立马叫住他:“这是宝贝,拆了你要后悔的!”

    江奉武随后一打听,五社有40多户农户要准备拆土房、建新楼房。经过思考后,他向乡里建议,保留这些带有“乡愁”的土坯房,发展民宿作为今后旅游产业的依托。

    而想建新房的部分村民,则开始上访:新来的乡长在城里住惯了洋房,还不让我们农村人也享受,这与扶贫精神背道而驰!

    江奉武对班子成员进行解释和劝说,晚上到农民家里开院坝会,并带领部分有疑虑的村民和乡、村、社干部,到武隆犀牛寨实地“取经”,看看别人是怎么把“土味”做足的。

    跟着走了一圈回来,汪成军换了个“脑筋”:“土房子未必就代表落后,有时候越‘土’越挣钱!”

    根据请来的中国乡建院、四川美院专家出的图纸进行整修,汪成军把掀掉的瓦又盖了回去,并和其他积极性较高的14户农户成为首批“民房变民宿”的试验者。

    从外表上看,汪家的土坯房还是那个土坯房,但内部结构在加固的同时,增加了卫生间、休息室等功能房间,更适于旅游接待的需要。院子里,则继续保留石板地坝、泥巴围墙,种植上当地的花草,成了游客露天休憩的乐园。

    从2017年开始,汪成军家成为当地人气最旺的民宿之一。去年,他家接待游客的收入达到5万多元,一举摘掉贫困户“帽子”。

    现在,全村的民宿中,有45%是由原本准备拆除的土坯房、木瓦房改建的。每个民宿年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带动147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打文化旅游牌

    钱棍舞引来回头客

    隔三岔五,江奉武就会去拜访90多岁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钱棍舞代表性传承人刘远昌老人,看看老人编排的新节目。

    “刘老是我们乡的‘文化活化石’。”江奉武说,“有他,岚天旅游才有最有力的‘文化牌’,才能和兄弟乡镇在旅游上实现差异化竞争。”

    “没有江书记,钱棍舞也就只是茶余饭后的耍事。”刘远昌说,“现在钱棍舞成了游客在岚天旅游时的健身项目,许多村民专门来学了回去教游客,积极性比几年前高了不知多少。”精神矍铄的刘远昌说。

    岚天乡的旅游资源在山清水秀的城口县,并不算特别突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创意,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江奉武说。

    一方面,乡里通过开发落红溪慢时光主题公园、锅底凼探险主题园、水上乐园亲情体验场等,将原生态的山水资源变为旅游风景;另一方面,还请来四川美院的专家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给山水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去年,凭借山水与文化的吸引力,有10万余人次到岚天乡旅游,全乡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全乡常住人口中,有80%吃上了“旅游饭”。

    实行“1+3”管理模式

    村里矛盾纠纷少了

    最近,岚天乡正在对贫困户进行新一轮走访识别。承担初步走访识别职责的,是各个村的评定小组。

    “以前所有环节都是乡干部在做,即便公正,还是难免有群众猜疑:是不是干部又要‘优亲厚友’了?”在岚溪村民间颇有威望的于光权说。

    评定小组成员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村里每个家庭的情况了如指掌。凡事由评定小组的5个人集体决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偏听偏信,评出的贫困户大家也心服口服。

    “江书记把我们的积极性发动起来,要公平公正地为乡亲服务。”于光权说。

    在岚天乡任职期间,江奉武发现岚天乡虽然小,但矛盾一点也不少。很多村民一遇到纠纷,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上访。

    为提高群众自主、自治的能力,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江奉武与乡班子成员探索贫困山区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的新构架,设计出“1+3”带动联动模式: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组织、村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机制,推动村民自治,发展集体经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现在,全乡所有的行政村都告别了村组织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矛盾纠纷突出等现象,筑牢了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完善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矛盾纠纷数量大幅下降。

    重报记者 罗芸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