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林立的都督大道 (县发展改革委供图)
记者 周伟
1984年11月18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石柱人民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座绿色生态、幸福宜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蓬勃成长。
城市建设成绩斐然
居住条件大幅改善
1980年,石柱县城还是一座建成区面积仅有0.71平方公里的小城。横街、正街、下街、老街构建起城市基本框架,县城空间狭小拥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建设势在必行。199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改造旧城,发展新区,城乡联动,同步建设”总体思路,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攻坚战拉开大幕,石柱成为全市首个开展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县。
通过领导包片、部门包段责任制,不舍昼夜、挨家串户做工作,县城70万平方米的旧房拆除快速完成,新建起了县“四大家”综合办公楼、良玉步行街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打造了滨河公园、玉带河公园、休闲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投资近10亿元资金,对全县农村旧房实行改造、推动农房“五改”,保护传统村落,加快建设农民新村、集中居住点,农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
随着旧城改造、城市新区拓展稳步推进,从城南新区到城东新区,从二环路到三环路,“一城多组团”的城市发展空间不断优化。
2011年至今,聚焦新建高层建筑和居住小区,我县新增住房370万平方米。多年的开发建设,县城建起了一批批高品质住宅。从公租房,到电梯房、花园洋房,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房屋从原本遮风避雨的简单住所,变成了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为现实。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从改造旧城,到发展新区,带动了农村、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全县住宅建设迅猛发展,市政设施日益完善,城镇功能逐渐增强,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整治滨河河堤、新建滨河公园、新建体育文化设施、处理污水垃圾、强化园林绿化、加快灯饰工程建设……随着一系列的工程落地,市民生活舒适度显著提高。
甑子坪片区基础设施道路、城南片区城市支路道路、隆鑫大桥、高中城等人行过街设施、隆鑫大桥、新天地龙河景观桥、干溪子道路拓宽改造、龙河堤坊市政道路、碧桂园配套道路、石柱西至县工业园区快速通道等,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成投用,市民出行通畅性显著提高。
通过40年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设城市道路91.66公里,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49公里。建成雨污水排水管网213公里,城市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完成燃气管网改造48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30公里,城市供气供水“最后一米”打通了。
近年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通过“数字赋能、制度创新”,城市智管细管不断推进。依托城运中心平台,全县交通、水利、林业、物业等2万余个感知摄像头得以整合,搭建起了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多跨协同、快速解决车辆乱停、污水乱排、垃圾乱堆等问题,城市常态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市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
文化生态有机融合
城市经济多元发展
生态是石柱最大的优势,也是最突出的发展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直以来,一代又一代石柱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着石柱的绿水青山。
2016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四城同创”的重大部署,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市民争当文明先锋,齐心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成功摘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重庆市文明县城、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招牌。
城市有颜值,更要有品质。2021年,县城建设进入更新提升的新阶段,迈出了打造“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的新步伐。近年来,石柱深入挖掘土家族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到城市建设中,全方位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围绕龙河两岸,布局文旅设施、改造房屋风貌、展示非遗文化,形成城市文脉;围绕玉带河两岸,依据标识性历史古迹,打造城市历史文化演绎区;围绕旗山、冒顶山公园,规划建设登山廊道、休闲驿站、农耕采摘园,打造土家文化体验区。随着提升城市文化底蕴项目的陆续推进,“两河四岸”“两山片区”的文化魅力逐渐彰显,城市经济实现多元发展。
如今,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2.98平方公里,基本骨架有序舒展,功能配套更趋完善,山水颜值大幅提升,人文内涵充分彰显,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千年石柱画卷”徐徐铺展,“万象土家图鉴”渐次成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石柱人民更加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