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的心灵家园

—— 写在《石柱巴盐古道》出版之际

巴盐古道石柱段线路图

巴盐古道的背脚子

西界沱盐码头

石门坎

通讯员罗涌文/图

石柱县位于渝东鄂西交界处,境内有长江、长江支流龙河、方斗山、七曜山。在两山两水间,石柱孕育了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走出了历史风云人物女将秦良玉。石柱何以能产生如此优秀的历史文化呢?近日,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的《石柱巴盐古道》,可为广大读者揭开谜底。

巴盐古道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第五大古道”,集盐运大通道、商贸流通要道、文化遗产之路、武陵山民族走廊重要路径等于一体,在历史长河里,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重社会功能,古迹密集,文化底蕴厚重。

巴盐古道是石柱自古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路线,是维系和凝结土家人的生存之路、情感之路、希望之路、复兴之路,是研究石柱历史发展的宝库,也是石柱土家文化的基石和灵魂。

由于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兴起,这些曾经繁华的古道大多数被废弃,加上行走于盐道上的人渐已作古,依靠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在逐渐消失。《石柱巴盐古道》的出版就是以文献资料形式抢救性挖掘民间文化,努力为丰富多彩的巴渝文化添砖加瓦。

2021年3月,重庆开放大学石柱分校与石柱民间文艺家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地方教材首个合作项目——《巴盐古道概论》(后经评审专家建议改为《石柱巴盐古道》),旨在推进巴盐古道文化研究,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巴盐古道历史文化。

这是一部研究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巴盐古道历史文化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柱巴盐古道》汇集了自本世纪初巴盐古道概念提出以来,石柱乃至国内专家学者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是研究团队开展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总结提炼而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填补了石柱乃至重庆系统研究巴盐古道的空白,更是石柱乃至重庆新时代文化创新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本书形式上为特色教材,实际上是一部学术性极强的调研论著,较为系统阐明了巴盐、巴人、巴盐古道、巴盐古道上的文化等,脉络清晰。自古以来,土家族由古代巴人演变而来,而巴盐古道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脱贫梦、振兴梦。从这个角度看,本书也是巴人后裔的心灵家园、石柱土家人的奋斗史文化史。

这是一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精品力作。一是本书呈现的新知识和新观点,是石柱本土学者通过大量实地调研走访总结提炼出来的,力求思想性与科学性、基础性与适切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二是严格按照高校教材要求编著,科学严谨。三是遵循学术规范,引用专家学者观点上千条,都注明出处,页脚都有注释。四是本书得到多方审定和推荐。五是将作为地方教材,纳入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成为读者了解和认识巴盐古道的“新窗口”。

《石柱巴盐古道》的成功编著,为系统深入科学研究巴盐古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著本书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效果:

一、梳理研究进程,记录文化创新成果

1994年,西沱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等部门,对始于西沱的古盐道组织了一些研讨和调研。

1991年10月,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在考察武陵山区时写下《武陵行》一书,开始关注武陵山民族走廊,称之为“民族熔炉”。2006年,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柏权在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时提出了“武陵民族走廊”的概念,为巴盐古道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004年前后,石柱画家谭继文(中国平行皴画石技法的开创人)创作的《巴国盐道》引起了热烈反响。此后,石柱民间文化研究学者刘建平受此画影响,开始整理归纳提炼,最终形成“巴盐古道”概念,并逐渐被政府和群众认可。

2016年后,石柱县政协开始关注巴盐古道,多次组织开展重走巴盐古道活动,撰写系列提案,并提出“北纬30゜金丝带”学术观点。

2017年5月,中国·重庆石柱首届康养大会在黄水镇开幕,大会提出了巴盐古道为“中国第三大古道”新观点。这段时间,还有许多关于巴盐古道的文艺作品出现。天上黄水大剧院还开发了巴盐古道主题的歌舞节目。石柱县冷水、鱼池、沿溪等乡镇也开始局部规划开发巴盐古道。

2018年8月,《千年石柱》出版,以“巴盐古道话沧桑”为题,对巴盐古道作专题讲述。

2019年,石柱县志办编辑的《西沱镇志》“万里长江第一街”章节,引用了“巴盐古道”名称。

2019年12月,石柱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设立了巴盐古道文化研究分会,搭建了一个研创平台。编著《石柱巴盐古道》,就是其中的重要项目。

2021年,石柱县委党校、县广播电视大学等先后试验性开设巴盐古道课程。

“巴盐古道”名称提出后,学术界不断丰富拓展其内涵和外延,甚至在研究提炼其人文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索,掀起了巴盐古道文化研究热潮,进一步开拓研究领域和层次。

部分石柱本土文化爱好者,也曾自发组织重走盐道,收集沿途民间传说故事,寻找历史遗存,记录古道走向。

二、整理路线图,再现繁华古道的历史风貌

在上述大量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石柱巴盐古道》编委会集思广益,绘制了石柱境内巴盐古道路线图,即从西沱古镇出发,经由临溪镇、王家乡、石家乡、黄水镇,在冷水镇石门坎出境。

《石柱巴盐古道》精准复原了石柱县境巴盐古道路线,详细标注了沿途经过的场镇、居民点、小地名等,视野宏阔,内容丰富。这是本书重要贡献,也是最大的成果和亮点。

准确划定巴盐古道的辐射范围和路线是研究巴盐古道的前提和基础。巴盐古道因盐而兴,起点在石柱县西界沱,跨越川渝鄂湘黔,绵延数千公里,线路较多。本书的研究重点放在巴盐古道石柱段,努力再现繁华古道之历史风貌。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评价:“巴盐古道是继古代丝绸之路、玉石之路、茶马古道、蜀道之后的第五大古道,是维系川渝鄂湘黔边区土家、苗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又一情感之路、文化之脉。”

据清朝傅维鳞的《明书》2卷《志二·方域志四》记载:“石柱宣抚司,古巴国地。……地连黔播,入荆襄,有便道焉。人性豪悍,无所领。”其中所载之“便道”即捷径,当为巴盐古道。我们的先辈背运盐巴、粮食、生铁等,负重远行,也定然会选择“便道”,少走弯路。从地图上看,从渝东穿越武陵山到达湖北西大门来凤,走石柱确实是一条捷径。因此,石柱占据地利优势。

从地方志可以得知,石柱县的盐巴运输销售,在很早之前就形成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石柱厅志》“田赋志·盐鹾”记载:“厅不产盐,旧配云安厂水引一百八十八张,岁课银六百四十两一钱四分,外征朱力银一两三钱一分六厘。……两厂新旧水引二百四十八张,岁课银九百六十一两八钱九分六厘,春秋二季征解驿盐道库。”水路运输为水引,陆路运输为陆引。“引”是宋代以来的取盐凭证,凭证到指定地点取盐,运到指定地点零售,近似于现代的烟草专卖。清代管理驿道事务的称“驿传道”,管理督查盐的生产和行销事务的称为“盐法道”,两者合称“驿盐道”。

根据1994年版《石柱县志》卷12记载:“从北宋开始,逐步建成起于西界沱的‘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主道由西界沱翻楠木桠,经青龙场、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冷水溪,翻七曜山至湖北利川市汪家营,再到利川恩施等地。”

楠木垭口位于临溪镇,是方斗山重要关隘。据当地遗存的清朝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功德碑”载:“厅境出山以至于大江者,凡数道,为楠木丫(垭)为最捷,而货物出口、徒旅上下亦为楠木桠为最繁,实川湖陆道咽喉也……”此碑文明确记载了巴盐古道为川湖“最捷”“川湖陆道咽喉”。

在金铃乡,至今还流传背脚子言子:“坡栈(客栈)不住,难上盐大路。坡栈是个名,连三冲累死人。”意思是说,坡栈不住,很难走完下一段山路,即连三冲;坡栈还不算难走的,更难走的是连三冲。连三冲为巴盐古道上出鄂入川的一道险关隘口。“盐大路”是目前为止在石柱境内发现的民间关于巴盐古道的最直接表达。

巴盐古道历经销盐、移民和战争,生生不息。巴盐、生铁、蜀锦、茶叶、黄连、生漆、桐油等产品,从巴盐古道得以源源不断地运输流通。元末明初、清初时期,湖广填川的移民浪潮中,巴盐古道成了民族大迁徙的生命通道,为中华民族恢复国家元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日报》曾载:“川盐济楚政策实施二十六年,四川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运送的食盐高达四十亿吨以上,上缴朝廷各种课税约合白银六点七亿两。”

抗日战争时期,巴盐古道迎来第二个繁华时代。“中华民国”政府迁至重庆陪都后,为解决战时资金短缺问题,也为弥补两湖地区淮盐之短缺,国民政府推行“川盐济楚”战略。大批的资金投入新盐井的开凿,国民政府还主动给盐商们提供贷款,鼓励采用机械设备生产,提高效率和产量。史料显示,至1941年底,川东盐务管理局管辖区内各级盐务机构达四十二个,原湖北和豫南的淮盐销售地区均为川东盐务管辖区域,三峡井盐业进入“井喷”模式。1944年,仅盐税收入就占四川国税收入的60%,约占全国国税收入的25%。

根据上述史料,巴盐古道被部分学者赞誉为“最值钱的古道”也在情理之中。“川盐济楚”中,巴盐古道几度承载起国家意志,成为交通运输大通道、民族生存之路,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有待得到社会大范围认知。

三、呈现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巴盐古道上,汉、土家、苗等民族广泛深远的交流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武陵山民族走廊”文化现象。沉淀厚重的文化之脉,是“非遗”的富矿区。

因古道而兴的客栈、歇脚店子、村落、寺庙、祠堂、风雨廊桥、吊脚楼、跳磴河等随处可见。主干道上就有西沱历史文化名镇、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等。第一条二十公里的次干道在沿溪镇清明村,便有纱帽山、粮食店、赶家桥、石门、高家院子等古客栈。而石门客栈为“穿心店”,是巴盐古道上的典型建筑。第二条次干道上有大歇镇茶店、三河江西会馆、金铃乡传统院落、连三冲坡栈等建筑。

蜀文化、巴文化、楚文化,长江文化、山地文化,汉文化、苗文化、土家文化,在方斗山、七曜山的巴盐古道上交织浸润、相得益彰。巴盐古道石柱段极富特色,为优秀文化生产提供了厚实的土壤和源头活水,孕育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诞生了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所以,巴盐古道不仅是石柱县对外贸易“大通道”、民族迁徙融合的“交汇区”,还是文化碰撞的“光电园”,形成产生世界级文化的良好环境。从这个维度看,巴盐古道就是石柱历史文化之基石和灵魂。

四、探讨现实意义,展望未来

本书选择的东西走向巴盐古道,有史料记载,有路径可循,且处在北纬30°上,曾被国家启用,与新时代国家战略高度契合,能引起广泛共鸣。

沉寂多年的巴盐古道,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呢?这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石柱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将巴盐古道纳入了康养生态休闲旅游的总体开发规划,逐步进行保护性开发。

从2015年开始,巴盐古道及巴盐古道上的建筑物,有的被修复,有的被保护,有的还成为旅游景点。西沱镇、临溪镇、石家乡、冷水镇、鱼池镇、金铃乡、沿溪镇等地的巴盐古道,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一条条尘封已久的古盐道,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巴盐古道”和“沪渝蓉高铁、沪渝蓉高速”走向高度一致。古道与现代化交通一脉相传,贯穿古今,由过去的人行大道,演变为现在的车行大道。因为地利优势,石柱已经形成“四高一铁一港”渝东鄂西交通枢纽门户,实现从巴盐古道到现代化交通的蝶变,也提升石柱的区位优势。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对于石柱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快车道,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长江文化公园”“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正因为有巴盐古道和演变后的现代化交通大动脉,物流畅通,经济发达,才凝聚沉淀了土家人的深沉文化,奠定了产生经典文化的基石。

本书的路线图,清楚勾勒出巴盐古道连接的地区。经过石柱县境的巴盐古道,向西延伸至成都平原,向东延伸至两湖平原。石柱正处于国家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之上,早已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也融入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就是研究巴盐古道最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巴盐古道因为起源于古代巴人,远远突破石柱建县于唐朝的千年历史,研究其路径和文化,使石柱的历史文化脉络更加清晰,纵深更为久远,视野更为广阔。

通过编著《石柱巴盐古道》,回顾总结石柱县近二十年关于巴盐古道及其文化研究成果,挖掘传承弘扬巴盐古道文化,激发各族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执着向前的革命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再立新功。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