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海:外出务工致残 返乡种烟致富

王成海在对烟株打顶

记者 隆太良 钟思佳 通讯员 刘颖 文/图

“我今年种植烤烟50亩,每亩收入大约5000元,预计总收入在25万元左右,依靠党的好政策,通过发展烤烟产业,让我走上了致富路。”近日,在洗新乡保合村三坪组的烘烤房旁,走路一瘸一拐的王成海正在指导务工村民,将烘烤出来的烟叶进行分级扎把,他开心地说,是种植烤烟,让他过上了好日子。

时值秋季,走进王成海打造的烤烟产业基地,在一块块连片种植的烤烟地里,一片片烟叶色泽鲜艳,宽大厚实。务工村民忙碌地将成熟的烟叶采摘后,再进行编杆、上架、烘烤……欣欣向荣的烤烟产业托起了他家又一年增收的希望。

“在他走路摇摇晃晃的身影里,看不到颓废和消沉,只看到豪情满怀、奋斗进取,是个铁铮铮的汉子。”谈起王成海身残志坚发展产业的故事,保合村党支部书记张辉赞誉有加。

谈到身体致残原因,据王成海介绍,1999年5月,他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个煤矿挖煤时,不幸被掉落的石头砸伤腰部,当即昏迷不醒,腰部一条30多厘米长的口子血流不止。他被同事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抢救,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住院治疗一年多,依旧造成终身残疾。

“我是一个肢体二级残疾人。”现年48岁的王成海告诉记者,20多年来,他腰椎上做手术时植入的钢板一直不能取出,否则伸不起腰,且右脚从大腿到脚底板已失去知觉,右脚肿胀的脚踝让人不敢目视。

烤烟是洗新乡的支柱产业之一,有多年种植历史。脱贫攻坚工作刚开展时,王成海一家被评为贫困户。为帮助他家早日走上脱贫致富路,在乡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精准帮扶和鼓励下,他和妻子因地制宜种植起了烤烟,开启了艰难的产业发展之路。

保合村地处崇山峻岭中,“地无三尺平”,种植烤烟耗时耗力,劳动强度大,当地村民看到王成海拄着竹棍,拖着残疾的身体坚持下地干活,担心他累垮身体,纷纷好言相劝。然而,他只是淡然一笑,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

自家的土地不够种,王成海就租种本村其他村民的撂荒地;没有技术,村里烟技员为其提供了“保姆式”服务;烟苗移栽、采摘烟叶等农忙时节,家中人手不够,就请附近村民临时务工。

为实现烟叶种植产量和质量“双提升”,王成海认真查看相关书籍,积极参加乡里和村里开展的“田间课堂”培训活动,主动向技术人员和村组干部请教;由于每年种植烤烟面积较多,紧张劳动中,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身体疼痛难忍时,便吃几粒止痛药;移栽烤烟苗和采收烟叶时,他起早贪黑,抢抓季节,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从不叫苦喊累。虽然疾病的折磨使他的右脚已严重变形,但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的两臂变得更加结实,一双布满裂纹的大手粗壮有力。

“列入脱贫户的第一年,我家种植烤烟60亩,总收入20多万元,就顺利摘掉了贫困帽。”谈到发展产业脱贫经历,王成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产业发展中,他克服行走不便带来的重重困难,对烤烟育苗、田间管理、烟叶烘烤等经过亲手操作,不仅品尝到了种植烤烟带来的甜头,还学到了种烟技术,很快从一名新手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烟农”。

2017年和2018年烤烟种植高潮期间,王成海和妻子每年种植烤烟120亩,年收入50万元左右。近年来,受种植面积影响,他每年种植烤烟的面积也有50亩。发展烤烟产业不仅让他自己走了致富路,同时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近务工问题。

“在烟苗移栽和烟叶采摘等农忙季节,我就到王成海家务工,每天工资130元,即使是季节性务工,一年下来也能收入3万元左右。”谈到就近务工带来的好处,当地村民袁天河高兴地说。

“他,面对疾病不气馁,有股不服输的劲!”“他,身残志不残,从不向命运低头!”“他,顽强拼搏,是身边群众学习的榜样”……

多年来,王成海自强不息,凭着坚韧的毅力,用热情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走出了一条励志的人生路,村里干群对他好评如潮。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