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推动桥头“美丽山水”转化为“写生经济”

探索“写生+”产业发展模式 预计今年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

创作现场

本网社(记者 隆太良 通讯员 彭杨恒 文/图)用画笔描绘青山绿水,以艺术记录生态美景。今年以来,重庆天籁教育集团、长江师范大学、重庆北新巴蜀中学等院校的师生,先后走进桥头镇开展户外写生创作活动。师生们兴致勃勃,尽情描绘当地的古址院落、自然景观、特色民俗以及当地村民幸福快乐的生产生活场景。

桥头镇作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集“山水林田湖草石”美景于一体,特别是老桥头场镇的历史文化尤为厚重,有虹桥双锁、野鹤起舞、楠溪银帘、羊角凌云等众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但长期“养在深闺无人识”。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艺术唤醒乡土美育赋能乡村”发展理念,锚定“千年桥头、艺术天堂”目标定位,聚焦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双融互促”,依托桥头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在该镇深入挖掘特色民俗、乡土文化、古址院落、自然生态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艺术写生创作基地+教育德育美育实践大课堂”,填补了我县写生市场的“空白”,促进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擦亮了“写生基地”新名片。

我县与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9所高等院校以及重庆天籁教育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借助专业设计团队力量,高水准编制桥头镇乡村艺术写生创作基地建设方案,按照“两核四翼”布局,打造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写生创作点位56个,推动形成集写生、游学、摄影、乡村影视、乡村音乐、美育劳动”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出具有“西部唯一”辨识度的艺术写生创作基地。

我县实行“民营企业+县属国企+村集体企业”市场化运营模式,由重庆天籁教育集团、县农旅集团、桥头镇村集体企业三方出资,共同成立重庆千年桥头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统一负责桥头镇写生产业的具体运营和全流程服务体系的制定,实现各环节服务管理上的“无缝对接”。

架起画板、铺平画纸,写生活动中,重庆天籁教育集团、长江师范学院、北新巴蜀中学的师生们先后走进桥头镇瓦屋村再别康桥民宿基地、长沙村喜马拉雅野奢野奢露营基地、桥头村冇名堂和旧时光民宿基地等地,在风景秀丽的院坝中、民居旁、亭台下、湖畔,师生们饱蘸笔墨,用油画、国画等表现方式,聚精会神描绘着眼前的山山水水、土家民居、桥梁建筑等景观景点。他们时而抬头眺望,时而低头创作,短短时间,绘就出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村美、民富的“乡村山居图”。

“此次写生体验令人终身难忘。”北新巴蜀中学的学生们说,他们第一次到桥头便被眼前“山水林田湖草石”的美景迷住了,这里的湛蓝湖水、巍巍青山、小桥流水、白墙青瓦,都是写生的最佳素材,他们将好好珍惜创作时间,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桥头镇乡村振兴“新图景”。

长江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说,组织写生团队到桥头开展写生创作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在提升自身艺术水平的同时,用艺术创作为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我县聚合桥头镇的50余家本土企业,积极探索“写生+民宿”“写生+旅游”“写生+农业”“写生+文化”等多元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促进桥头特色民宿、野奢露营、研学观光等产业提档升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趟出了一条将“美丽山水”转化为“写生经济”的发展之路。

“2023年,我镇写生产业共接待师生5600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00余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37个,50余户群众通过经营餐饮、民宿、便利店等配套业态,户均经营性收入5万元。今年,预计写生总人次将突破2万人次,综合经济效益可达5000万元以上。”谈到日益红火的写生产业,桥头镇党委书记王东如数家珍。

通过打造乡村艺术写生创作基地,桥头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处处都是风景画、家家都是美术馆,让原本“土里土气”的乡村农舍更有土家风情和美学意蕴。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极大提升了桥头镇的艺术气息与文旅特色,穿行在该镇田间地头、村组院落,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