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探索实施“四多四合”模式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石柱县探索打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自为战、各行其是的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多个主体联合、多类资源整合、多种业态融合、多方利益聚合的“四多四合”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累计突破6600万元,收入超10万元以上村达到96.51%,中益乡华溪村入选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

多个主体联合,夯实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基础

坚持党建统领,强化县统筹、镇指导、村实施,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纽带,将村、企、社等各类主体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联村抱团。打破行政村边界限制,以“平等联合、共建共富、相互受益”为原则,深化村级集体经济“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结对共建机制,鼓励支持资源禀赋互补、发展类型互济的村组建联合体,健全完善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的“五事联办”工作机制,构建形成“握指成拳”“抱团取暖”的放大效应,全县共建产业联合党支部、强村公司等联合体67个,涉及117个村,覆盖率达51.09%。

村企携手。探索“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新实践,按照“量力而行、协作共赢、群众参与、帮贫济困”的原则,吸引和动员有经济实力、合作意愿、乡村情怀的企业,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村合作共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全面激发村企发展活力,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2023年,全年带动稳岗就业645户,5404人、人均增收0.23万元。

村社结对。因地制宜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整合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等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借助市场优势,强化产销衔接,聚焦“三色”产业品牌优势,形成点面兼顾、长短结合、大小并举的“组合拳”,打造1.4万亩莼菜规模基地,10万亩辣椒基地,5.76万亩黄连基地。

多类资源整合,构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通过盘活农村闲散资金、提升集体资产运营效率、激活集体土地资源要素等措施,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资源配置由“粗放配置”转向“精准供给”。

整合利用村级资产。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清理农村集体资产32.35亿元,量化集体资产5385.98万元,通过价值评估和折股量化,将土地、山林、水库等资源整合,积聚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一桶金”,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开发利用,实现以集约提升农村闲置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撬动盘活社会资本。针对荒山林地、坪塘湖泊、校舍厂房等“沉睡”资源,通过承包、出租、以资参股等方式运作盘活闲置资源,引进重庆陶然居集团、重庆泊程旅游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本土企业、农户等主体融合发展,探索出“政府+商会+龙头餐饮企业+高校+村集体+农户”“滑翔伞+民宿+餐饮+露营+田园综合体”等集美誉度与知名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农文旅融合新模式,10万余名农民在家门口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打捆集中各类资金。将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县级财政涉农资金、村级地票资金、土地复垦资金等各类扶持补助资金打捆汇聚,有效破解“有门路缺资金、有资金无门路”“持续投入跟不上、闲置资金没处投”等堵点问题,集中力量推动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策划资金需求较大的基础设施、配套加工设备等重点项目建设,让村集体和市场主体、农民群众在高效贯通资金流中实现互惠互利。

多种业态融合,蹚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突出绿色发展导向,围绕农业产业上规模、生态旅游提品质、民俗文化树品牌,打好产业升级硬仗,加快生态价值转化,业态融合发展优势逐步凸显。

村集体经济+传统产业融合。从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入手,持续挖掘莼菜、辣椒、黄连、香米、蜂蜜、土家腊肉、高山蔬菜等传统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农户庭院经济破题,围绕“大农业”“大生态”“大康养”“大健康”做强乡村游“后备箱经济”,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推动全链条升值,开发特色产品41个,培育出口企业50家,黄连、莼菜价格较去年翻了一番。

村集体经济+现代农文旅融合。积极探索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出区域品牌名片,推出“唱土家啰儿调、跳土家摆手舞、住土家吊脚楼、吃土家康养宴”文旅套餐,打造桥头写生创作基地、中益思政研学基地等示范点,以农促旅、以文促旅、以旅增收、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特色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村集体经济+居间服务业融合。围绕县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在土地复垦、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提质、土地整治、卫片图斑整改、耕地“非粮化”整治、粮油生产等方面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成立社会化服务队伍37支,开展各类中介服务540余次,创收793.08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群众多方受益。

多方利益聚合,凝聚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合力

在多方联结利益分享的背景下,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之间抱团成链、外引企业与本土企业差异布局、群众与村集体齐心向前,形成共赢共生共促的良性循环局面。

市场主体多维度获利。党委政府搭台,建立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和经营有效分离机制,盘活集体资产经营权,在用地保障、税收优惠、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各类经营主体与村集体以合股联营等方式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87家市场主体投资36.8亿元、实施项目95个、经营利润实现8652.18万元。

村集体多渠道受益。在土地、资金、技术等全要素投入下,以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资料采购、统一市场销售的方式与市场建立稳定购销关系,产业规模由小变大、由粗变精,产业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薪酬与激励机制,村集体当年收益5-20万元及以上的,以不高于25%比例费用作为薪酬与奖励资金,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更强。结合乡村振兴“积分机制”,正向引导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级事务管理等工作,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齐头并进。

群众多样化增收。科学建立健全群众特别是脱贫户及监测户与村级集体经济的联农带农机制,将确权到村集体的经营性资产收益权以份额或股份形式量化到成员,定期对所属成员进行利润分红,同时,进一步落实就业务工、技能培训、土地流转等多种兜底保底政策,一大批群众实现返乡当股东、家门口务工、年终领分红。

目前,全县村集体累计分红570.22万元,惠及群众6万余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4个季度排全市前3位。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