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模式开启 如何过暑很重要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为40天。民间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意思是从夏至日开始,数到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这一时期,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夏季流行疾病。合理调整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对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为每年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处于小暑与处暑之间,天气最为炎热。初伏、末伏持续时间均为10天,但中伏日期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待到暑退出伏,早晚才渐有凉意。

三伏养生怎么吃?

“健脾化湿”白扁豆。白扁豆能化湿降浊、调和脾胃,主要做法是白扁豆粥。白扁豆中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要煮熟煮透后才可食用,且白扁豆嘌呤含量较高,痛风、高尿酸患者要少吃,疟疾人群也不宜食用。

“利水消肿”冬瓜皮。冬瓜皮可利水消肿、清热解暑,主要做法是冬瓜粥。冬瓜皮性凉,脾胃寒的人不适宜多吃。

“健脾益胃”薏苡仁。薏苡仁能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主要做法是红豆薏苡仁茶。红豆薏苡仁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将其列入一天摄入的总热量中去。

“利水消肿”玉米须。玉米须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也可疏利小便,主要做法是玉米须水。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将玉米须同玉米一起煎汤煮,代茶饮用。

冬吃萝卜夏吃姜。饮食中放入少许生姜,既可温补脾胃阳气又可增食欲、促消化。但生姜属热性食物,不宜多吃,做菜时放几片即可。

夏天吃苦胜似进补。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凉血解毒、滋肝明目的功效,维生素C含量也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同时,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孕妇和脾胃虚寒的人慎吃。

“三伏天”养生原则是春夏养阳,注意采阳、顺阳、护阳,还要就凉避暑,注重心、脾调养。

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处。

锻炼项目不宜过分剧烈,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气功、广播操为好。建议规律运动。老年人运动强度以心率加快微微出汗为宜,不要过度。

夏天养生误区要注意。

过度锻炼。“三伏天”养生要以避暑为主,多静少动。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宜做体操、散步、打太极等轻度运动,微微出汗便可。

大量喝绿豆汤。很多家庭夏季顿顿离不开绿豆汤,但绿豆汤寒凉,饮用过多易伤脾胃。

只防暑不防寒。经常待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切忌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会导致血管收缩,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负荷不了,严重时可能有猝死风险。建议大家平时洗温水澡,具体水温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即35℃~37℃。

蔬果代替正餐。“三伏天”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疾病。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扁豆等夏令食品。

(来源: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