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小镇 王小明 摄
藤子沟的红与绿 谭华祥 摄
●李立峰
1人到桥头自然值
最早知道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是在朋友圈。
作为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桥头镇吸引了我的一大帮朋友。他们会老友、赏美景、尝美食、发美文、晒美图、秀美颜,常常引得我隔屏长叹。
因此,桥头之于我,是人虽未至,但心里已十分熟悉。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雨过天晴,天空蓝得像一汪海水,白云压在枝头,颇有身处西藏的感觉。桥头用一个绵长而又清澈的“湖”作为盛大的礼物,迎接我们的到来。
后来,我知道,“湖”是石柱县境内龙河上游河段的藤子沟水库。它的来头可不小。首先,它是一个人工湖,蓄水量为1.93亿立方米。其次,它是一个水电站,是龙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再次,它是一个国家湿地公园,绵延数百公顷。因此,这一路走来,几乎都与这个湖、这条河并肩而行。
我本次出游的目的地是一个院落。这个院落位于桥头镇瓦屋村高庙组。几栋土墙黑瓦的老房子立在山坡之上,俯瞰着山下的藤子沟水库。昔日破败的农村老房子,已焕然一新为民宿。
木制的吊脚楼上有一条宽大的长廊。木制的储粮桶被摆在长廊上,成了怀旧而又新潮的餐桌。在“粮仓”上吃饭,也是别具风味。
走进屋里,更是大吃一惊,全是泥巴墙、水泥地,非常原生态。从农家收来的老桌椅,被摆在了房屋的正中央。
墙上挂着老物件和艺术家的画。整个房间的风格看上去既有年代感,又有乡村风,还颇具艺术范儿。这样的房屋,只要人一进去,就能感到诗情画意泛滥,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放松下来。乡村的松弛感,大概就是它的迷人之处。
有的墙上,有烟火长期熏烤的痕迹,定是之前有个吊炉或火塘,腊肉、香肠就悬挂在头顶。烟熏火燎,定格了岁月流逝的模样。
据说,这样充满烟火气的房屋,最适宜吃烤面包、喝手磨咖啡。面包上的焦黄与土墙上的焦黄,形成了隐隐的呼应和氛围上的暗合,中西合璧、古今交错,让人不知人间天上、时间几何。我想,身处其间,大概消费的就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心境。
有一个院子,号称楼王。除了凭栏瞰湖外,只需把身子往椅子上一放,屋檐与廊底,就是一幅无敌的风景照。这“肉眼相机”,可比专业相机,高级不止十万八千倍。这样的风景,只要一睹,无不一摄。
最神奇的,这个院落实际上是一个天井,颇有点徽派建筑的感觉。雨水落到池里,池中养莲,莲下有鱼。多余的雨水,顺着一个闸门,绕过餐厅,通往房外的荷塘。
天井,像这座老屋的眼睛。其实,它最早的功能,是用于老屋防火;后来,引申为“肥水不流外人田”。此刻,天井这只眼睛投射的是蓝天白云,是画一般的质感。
原以为这样就很美,但建筑师却说,这不是最好的时候。最安逸、最惬意的时候是下雨天。一个人,在水池边一坐,看雨珠从天而降,“大珠小珠落玉盘”,禅景诗意、画境仙踪,就都在其间了。大概只有艺术家,才能把这天上的雨引入人间的生活,润湿心中坚硬的“石头”,化作万般柔情、千般风流。
院子里,摆放着一簸箕一簸箕的红辣椒。那是二荆条,细长、红润,能够勾起人味蕾深处的乡愁。如果用无人机的视角,眼前的晒秋和婺源的晒秋,简直没有什么区别。
院子的周围,种植有板栗、脆红李、柿子、桃、梨……树下,是茴香、迷迭香。
每一个房间的名称,都是一句土家族的话。如“兰期侘”,就是晚上好的意思,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观景平台上,一个无边的游泳池,与远方的湖水,正在“对酌”。
倘若有闲,约上三五好友,在此小聚,把自己丢进湖光山色间,丢进山水田园间,丢进鸟语花香间,简直赛过了神仙。
乡村的迷人之处,可以说在眼前的这栋乡间民宿,达到了巅峰。在这里,与生活和解,与自己握手,与灵魂言和。曾经,我们抛弃的、失去的、错过的最宝贵的东西,都会在这一刻,统统回到身上。
正如桥头镇的宣传语所言:“人到桥头自然值。”
2瓦屋小镇
瓦屋,是乡村的标志,几千年来一直未变。
走进位于瓦屋村的瓦屋小镇,只见招牌下绘有几幅画,反映了旧时烧瓦的场景。我推测此处古有烧瓦的习俗,工人们把瓦坯码得整整齐齐,然后烧制,类似于烧砖。烧砖,我小时候见过。从打坯子到晾晒,再到入窑、开火、出窑。还记得暑期时,我还去打过零工。
砖瓦房,是杈杈房、茅草房、土坯房、石棉瓦房、空心砖房之后的第六代房屋。
时光荏苒,今日难得再见当年的烧瓦场景,但瓦屋村三个字,足以调动我们的记忆,勾起我们的乡愁。透过它们,似乎看见时光在屋檐间走过的过往,看见燕子垒过的泥巴,看见冬天悬挂的冰溜子,看见腊月晾晒的腊鱼、腊肉和香肠。
如今,瓦屋村盖起了新楼房,集中居住点俨然是一群小别墅。家家户户的日子和城里的生活,不仅区别不大,甚至更悠闲、更自在。
那些退出历史舞台的闲置屋,每一片老瓦,都被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一如那些退出生活舞台的农具、老物件、旧门窗。
生活,是用来品味的;时光,是用来珍藏的;故乡,是用来亲近的。
在瓦屋村,闲置房被改造成了民宿。屋顶,依然是瓦,是记忆中的模样。只不过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底层用的是新瓦,顶层保留了旧瓦。
据介绍,如果全用旧瓦,缝隙大,猫爬过,容易漏雨,种子来了,容易安家。而全用新瓦,老家的味道、时光的痕迹,就都没了。
从一定意义上说,老瓦就是民宿的魂,老物件是点睛之笔。这是华夏儿女对生活的眷念、对时光的珍藏、对乡情的敬畏、对文明的传承。
来到瓦屋村,不能不说陶然居瓦屋小镇了。它位于瓦屋村高庙组的入口处,沿着山坡而建,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老远就能看见“千年桥头,土家小寨”的招牌,招牌下是极具土家风情的木房子。拾级而上,仿佛是亲近一次老家,开启一场度假。
左手边,一位身穿土家服饰的女子,边搓着双手走出院子,边打量着我们,最后站定在花圃中,微笑。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邀请。她背后盛放的鲜花,也发出了邀约。但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张嘴,我们也没有开口。就这样,萍水相逢,擦肩而过。
乡民的淳朴、矜持与羞涩,一如眼前的藤子沟水库,表面波平如镜,内心澄碧如玉,无时无刻不充满倾诉的姿态,但自始至终没有倾诉衷肠。
眼前湖一样的女子,成为瓦屋村的代言人。
右手边,是一排木制的棚子,茅草作顶,灯笼悬挂左右,充满了民族风、乡土味。棚子下,是吃火锅的桌子。一只狸花猫立在树下,慵懒地晒着太阳。
行走在乡间,内心的柔软,都在对一猫一狗的一瞥里。举目投足,皆是缓慢而悠长的时光,脚步也不自觉轻柔了下来。那些急吼吼的欲望,转眼间,也就烟消云散了。
提起陶然居,在重庆,几乎无人不晓。它是重庆餐饮业的龙头。就是这样的头部企业,把它的产业布局到了桥头,而且一出手,就是几千万元的投资。
如此的大手笔,带动其他企业投资上千万元,改造村里闲置房屋,打造出了一个风情土家寨。如今,小镇形成了“工农餐文旅购”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非遗豆瓣基地、高山腊肉加工厂、高山莼菜基地、果酒作坊等当地传统产业方兴未艾,直接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这样的小镇,置身这样的风景,每个人都有一住的愿望,同时也有一探的欲望。那就是,小镇是如何蝶变的?
这不得不提“万企兴万村”行动了。“万企兴万村”是一个壮举,从扶贫到振兴,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如今,这些话写在了小镇的墙上,化在了民营企业家的行动上。像陶然居这样的知名企业,小镇就有二三十家。它们看中了眼前的美丽山水,看到了乡村的美好未来。毫无疑问,优良的生态、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就是桥头的后发优势。
风情土家寨项目,可以说见证了桥头镇在乡村振兴中的壮美蝶变,见证了政企携手推动“万企兴万村”的生动实践。
并且,远不止如此。在桥头镇规划中,未来将建成大学生写生创作、康养生态垂钓、土家风情民宿、水果观光采摘等四大基地。当地政府也在思考,如何开发水上项目,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让环境持续为村民造福,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是走马观花。但视线所及,皆是无边的风景。迎面相逢,皆是桥头人的笑脸。
那一刻,我感受到,正是他们,这些朴实的乡亲、这些睿智的企业家,把对家乡的深情,把对乡村的热爱,转化为振兴乡村的不竭动力,让昔日偏僻的山村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