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战士

—— 记抗美援朝老兵李开培

李开培老人 (摄于2023年10月24日)

特约通讯员 汪万英 文/图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初见88岁的李开培老人,得知笔者来意,他特意戴上军帽,激情满怀地唱了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朝鲜,有四件事让我终身难忘!”老人思绪万千,将抗美援朝经历缓缓道来。

1934年,李开培出生在忠县石宝区黎王乡(现石柱县黎场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老三,解放后参加了保卫新中国的民兵组织。1950年8月4日,李开培和周华兰喜结连理。

1951年春节刚过,李开培赶场时看到乡政府门前有解放军在宣传动员参加抗美援朝,得到家人支持后,李开培和同村的李开清、周福成等七人经过审查,如愿当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1年3月14日,李开培随部队坐船沿江而下,在武汉换乘火车北上抵达天津,随后被分配到68军203师某部队。他们在新兵营学习打靶、射击、投弹和防空知识。半个月后,部队开赴长白山脚下驻扎,等候命令随时准备出国战斗。

李开培进入朝鲜已是1951年6月,部队受到朝鲜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时,敌机每天都在侦查、轰炸,部队只能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不管风吹雨打都露营在树林里,以班为单位自带炊具做饭。

1951年7月的一天,部队行进到一个叫井古里(音)的地方,一些战士已经上山,一部分还在山沟里。突然司号员吹起防空警报号,部队立即散开,隐蔽在公路两旁的壕沟和草丛里。李开培刚躲进一个防洪堤坎下,就飞来约20架敌机,在100米左右的距离开始用机枪扫射,子弹打在堤坎上面,顿时尘土飞扬。

敌机见没有击中目标便再次调转头来,李开培知道子弹是斜着下来的,于是赶紧翻过堤坎,躲过了敌机的第二排子弹。由于缺少重武器,敌机飞得很低,射击也越来越密,李开培不断地跳过去翻过来,幸运地躲过了敌机的第三、四排子弹。“当时心里有点害怕,但看到战友们在举枪射击,我也跟着反击。”他回忆到,直到有两架敌机被重机枪打中坠落,其余敌机才离开。

这次战斗,全连牺牲了20多名战友,受伤30多人,还死了几匹战马。

1951年9月某天下午五点左右,部队接到命令,当晚要通过敌军在清川江大桥设立的封锁线,而此时李开培所在的连队还驻扎在十多公里外的地方。为了赶时间,连长要求每人携带约40斤的枪支弹药和10天的干粮。“我只有17岁,全班最小,副班长和其他同志轮流帮我扛枪支和手榴弹。”这种战友情让李开培至今难忘。

部队刚到清川江北岸桥头,就看到敌机铺天盖地飞来,投下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像白天一样。眼看我军部分战士正在过桥,敌机突然投下几颗炸弹,大桥被炸毁,桥上的上百名战士瞬间掉入河中。

“这次炸桥,我们乡去的100多名战友中20多人失踪,我们同村的有3人。”李开培声音有些颤抖。

清川江江面宽200多米,深约两米多。桥被炸毁后,营长、连长带头下水渡河。江水被炸起好几丈高的水柱,战士们隔开一定距离,相互帮助利用木板、木棒甚至战马的尾巴,顺水往下游了四百多米,才到达对岸。

渡江过程中,全连又中弹牺牲了10多人、被江水冲走了10多人。我军也击落敌机3架、击伤1架。

1951年10月,部队抵达前沿一个高地。高地原来是朝鲜人民军的阵地,战壕也是事先修建好的,离“三八线”二百公里左右,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阵地。

第一天,在重机枪、轻机枪掩护下,南韩李承晚部队约一个连的兵力连续发起四次冲锋,均被我军击退。敌人伤亡惨重,我军也伤亡了20多名战友。

第二天,在坦克的掩护下,一支不知是哪个国家的黑人部队向阵地发起攻击,从早上一直到天黑。经过两天的战斗,战壕大部分被炸平,树木全被烧毁,地面变成焦土,弹药粮食不济,双方均伤亡严重。

第三天,敌军先是出动飞机、大炮对我方阵地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轰炸,然后一个连的美国部队开始冲锋。为节省子弹,战士们藏在土堆里,等敌人冲到距离100米左右时,再跳出来射击,敌军丢下死伤人员撤退到山脚下。

两小时后,急红眼的敌人戴上防毒面具向阵地发起第二次进攻,毒气弹、催泪弹也轮番来袭。此时,连长已经牺牲,由副连长接着指挥,全连只剩下20多人能战斗。阵地上浓烟滚滚,战士们撕下衣衫撒尿浸湿了蒙住鼻子,依然被熏得睁不开眼,很快又牺牲了10名战友。子弹已经打完,仅剩十几个手榴弹,当百余名敌人冲到跟前时,李开培和战友们将手榴弹朝敌人扔去。敌人的毒气弹和催泪弹仍在发射,战士们浑身像着火一样难受。几分钟后,大家都失去知觉,晕倒在阵地上。

此后两年,李开培及战友们作为战俘被关押在釜山集中营。在此期间,大家还组建了班、排、连、营队伍,暗中建立了党组织,每天坚持政治和文化学习,编排了《刘胡兰》《白毛女》《张志坚》等革命舞台剧。

1952年8月1日和10月1日,李开培及战友们还组织了升国旗、军旗等庆祝活动,但遭到了敌军的镇压。在集中营期间,战士们创作了几百首反抗美帝国主义的歌曲,其中一首《十月一日的红旗》,李开培至今能完整演唱。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达成停战协议。李开培他们被送到仁川港,在板门店重新换上了志愿军军装。鉴于在集中营的英勇表现,他被组织评为“不锈钢”战士,恢复了军籍和各种荣誉,补发了军饷。

1954年8月,李开培复员回家后,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担任过生产队出纳、保管员、会计和队长等,还当过民办教师和黎场乡文工团负责人。

李开培和妻子一共生了两男五女,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如今,四世同堂,子女们都孝顺,李开培的晚年生活很幸福。

(此稿写于2022年5月)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