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华在查看水稻长势
记者 隆太良 文/图
初秋时节,走进王家乡五岭村柏杨组,经常会看到该组现年56岁的村民冉华顶着烈日,或在田间地头劳作,或在肉兔养殖场忙碌。他就是,用勇于拼搏的精神走上了致富路。
头发花白、皮肤黝黑,虽左手有残疾,却做事干练、动作麻利,采访时,冉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冉华清楚地记得,在8岁那年的一天,他在树上摘果子时不小心摔下来,导致左手臂摔伤,关节错位。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拮据,加上医疗条件有限,他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疗,随着时间推移,左手臂逐渐萎缩,手指屈曲,不能干重体力劳动,被评为肢体三级残疾人。
“小时候我老是被别人嘲笑,而且当时家庭比较贫困,我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冉华眼含泪花。在家人的不断开导和鼓励下,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残酷的现实,冉华没有怨天尤人,他不等不靠,立志努力拼搏摆脱贫困,闯出一片新天地。
割草、打柴、下地干活、养猪养牛,这些活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算不上困难,但对左手残疾,拿不稳东西的冉华来说,每一项劳动都是巨大的挑战,花费的精力是常人的数倍。
生命不因残疾而逊色。凭借一股乐观豁达、永不服输的劲头,冉华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1992年,同村一位姑娘看到他诚实勤劳,向他伸出了爱的橄榄枝,两人喜接连理,先后生下一女一儿,孩子的诞生让他对幸福生活更有了盼头。
随后,冉华携家人到广东务工。他踏实肯干,种过蔬菜、卖过水果、踩过三轮车,直到2010年,为方便两个孩子上学,便回到老家创业。
回家后,冉华决定在家边种植水稻、玉米,边养殖长毛兔。为发展好长毛兔产业,他一边向当地的长毛兔养殖大户虚心请教,一边买来专业书籍潜心钻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养殖技术难题。
追逐梦想本就不易,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更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努力。那段时间,为节约资金,冉华与妻子自己动手,起早贪黑修建长毛兔养殖场。在繁忙的劳动中,他本就无力的左手累得隐隐作痛,但依然咬牙坚持劳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建好了养殖场。
“我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通过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最多的时候养殖场有长毛兔500多只,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收入也不错。”谈起自己的“养兔经”,冉华娓娓道来。几年后,因兔毛价格下跌,考虑到兔肉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相对稳定,饲养期短、见效快,他调整方向改为养殖肉兔。
王家乡独特的自然条件,为肉兔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冉华养殖的肉兔品质优良,得到了收购商的青睐。“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一窝一窝的小兔子出生,忙碌着给兔子添饲料、扫圈舍,观察幼兔生长情况。”他说,养兔的同时,他还种植水稻、玉米、花生,养殖生猪、黄牛,每天虽然很忙碌,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近年来,我县康养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养殖长毛兔和肉兔积累起一定经营经验的冉华来到黄水镇,租下一间小门店,做起了肉兔生意,还带动了临溪镇的肉兔产业发展。
不论严寒酷暑,哪怕风吹日晒,多年来,冉华一路在泥泞中摸爬滚打,与命运顽强抗争。如今,他与家人通过勤劳苦干走上了致富路,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他身残志坚、勇挑重担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受到大家的称赞,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