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二等功臣—— 记抗美援朝老兵秦叙银

秦叙银老人(摄于2021年6月9日)

本网讯(特约通讯员 汪万英 文/图)阳春三月,笔者驱车从鱼池镇场镇出发,前往鱼池镇水田村拜访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沿着蜿蜒曲折的村道行驶了10几公里,笔者来到水田村力子组水井丘(小地名)一处别致的农家院落前。走进小院,一排二层高的木房郝然入目,房前的小花园草木葱茏、花团锦簇,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红艳艳的玉兰傲立枝头,粉红的海棠花上蜂蝶飞舞,一簇簇紫荆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一串串玫红的心型荷包牡丹挂在枝头……一时间,让人恍如置身花草的海洋,心驰神醉。

这时,一位身着草绿色军装,戴着军帽,头发胡子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拄着助行器热情地走了过来。他就是笔者此次拜访的对象,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秦叙银老人。

1933年6月24日,秦叙银出生于四川省石柱县悦来区鱼池乡(现重庆市石柱县鱼池镇)。1951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入某部队救护连任担架员,1952年6月荣立二等功,加入中国共青团,1953年6月荣立三等功,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1月复员,先后担任石柱县三合公社、大沙公社的武装部长,1993年6月在悦来区粮站退休。1994年被悦来区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2006年两次被石柱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83岁的他被鱼池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我17岁当兵参加抗美援朝,在山上的坑道里与敌人展开血战,坑道被炸塌了,我们赶紧砍树木来撑起……我救护了六个人,用衣服为受伤的人包扎,把他们一个个背到山洞里藏起来躲避敌人的搜查,然后送到后方治疗,还把他们的枪支背下来……有个敌据点非常坚固,我们多次进攻才把他攻克了……”秦叙银老人前后动过四次手术,加上患有中风后遗症,说话比较吃力,断断续续讲述着他参加抗美援朝的经过。

“曾听父亲说,他的左耳鼓膜在一次战斗中被大炮震破了,听力受到很大影响。在那场战斗中,他所在连队只剩他和另外两个战友活了下来。”秦叙银的儿子秦文学说。

秦叙银的二等功立功证上写着:“一九五二年六月二十日,三战石岘洞北山战斗中,八班配合,火线抢救,自己不怕一切,在敌人炮火下抢救六名伤员,并带下好几只步枪。转运时,一个人抬一头,不用别人换,完成了任务,立二等功一次。”

据相关资料显示:1952年6月,志愿军第39军117师349团在12天内,3次进攻石岘洞北山。第一次,志愿军夜间突然发动袭击,仅用58分钟就全歼守敌一个连,然后主动撤出;第二次,敌人在志愿军撤离后,刚刚重新占领阵地,志愿军就进行了一次炮火覆盖,然后实施穿插合围,与敌激战2小时,最终在歼敌百余名后,胜利撤退;第三次,志愿军突然对高地上的敌人发起猛烈的炮火袭击,然后采用正面佯攻、侧面主攻的战术,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一个连。

秦叙银的三等功立功证上写着:“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在备战砍伐木料中,自己埋头苦干,每天扛木头都是扛大头,并且午睡不睡,给全班磨斧子,在扛木头时,自己的脚被树槎砸破了,还坚持扛到木堆。到第二天,班长叫他休息,自己还说:‘这不算啥。’结果还继续工作,立三等功一次。”

1956年11月,秦叙银复员,因病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后,先后担任三合公社、大沙公社的武装部长。他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做好护林防火、制止乱砍滥伐等工作。当时三合公社偷砍树木现象比较严重,他每天都要在山林巡逻,遇到砍树的,他从不讲人情、不徇私情,坚决制止。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当地偷砍树木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1983年12月,秦叙银被调到悦来区粮站担任鱼池粮站站长。来到粮站工作后,他主动承担起了打扫粮站院坝的任务,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将院坝收拾得干净整洁。粮站面积大、仓房多,对扫帚的需求量大,他就自己种植地肤(俗称铁扫把)扎扫把,春夏时节,成片绿油油的地肤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为一名粮食工作者,秦叙银非常节约粮食,食堂的饭菜,他从来不剩下。收公粮的时候,他秉持统一的标准,既不为难村民,也不偏袒任何人。“老秦做事很有原则,工作上的事较真逗硬,从来不讲私人关系,不损害国家利益。”他的一位好友感叹道。

在工作的地方,他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谁家遇灾受难,他都慷慨解囊。他有个表弟家经济比较困难,秦叙银经常出钱接济他家。2008年汶川地震,他得知消息后捐了500元。每年儿童节,他都会给左邻右舍的孩子每人发10元,如果哪家孩子考出了好成绩,他就给他发奖金。秦叙银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1993年6月,秦叙银从悦来区粮站退休后回到老家,在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树木,做起了“护花使者”。当时,生产队提留了一部分公山(集体山林)后把大部分山林分到了各家各户。碰到有人想去公山上砍树,他严词制止说:“公山是集体的,不能私自砍伐。如果你家做事要用木材,就到我家的山上去砍吧。”

1996年,政府开始修建从鱼池街上到水田村的公路,秦叙银积极出资出物,还叫上儿子儿媳,出力帮忙修路。公路修好后,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免费当起了养路工人,一干就是16年。2012年这段公路硬化后,清扫垃圾、清理沟渠、铲除路边杂草……公路上还是少不了秦叙银和他家人劳动的身影。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到了管护公路的队伍中。

村上召开群众会,秦叙银总是积极参加,踊跃发言,为本村的发展建言献策。

“秦叙银这个人很了不起!我从小就听说他的事迹,他思想觉悟高、党性强,公正廉明、从不徇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老人家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水田村党支部书记秦福明发自肺腑地赞叹道。(此稿写于2022年4月)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