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粉荷 汪万英 摄
●余启红
一
7月30日,周六,下午的县城酷暑难耐。而在万安牧云山居,石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半年总结会,在其间的凉亭里悠然举行。
在荷田中间的嚼着莲子,喝着荷茶,吹着徐徐的风,文友们兴奋地说着半年来通过协会取得收获。
二
我早就听说过这个荷花遍布的牧云山居了。那是在三河云七小院举行的图书馆端午诗会上。云七小院是一个花团锦簇的所在,当时有书友说,听说牧云山居的荷花也很有特色。
当说总结会在牧云山居举行,我便有些兴奋和期待,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因为原定上午举行的总结会与县摄影家协会的活动相冲突,总结会改在下午举行。听说观赏荷花的最佳时机在早上七点到九点,下午岂不错过了?下午两三点,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这里离县城这么近——距离金御江山小区只有十来分钟的车程,会不会很热?这些刚刚萌动的疑惑、些许冒头的遗憾,很快被文友郭才平发的视频冲散了。这个视频是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般的诗意跃然其中,颇具诱惑力、感染力。
三
这片荷田,建在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上,改变了人们对荷田的认知。在大多数人眼里,荷花都是长在连片的荷塘里,鱼池的荷花、石家的荷花,更莫说洪湖的荷花了。站在层层荷田的背景里,随手一拍,满屏皆是荷花。
这片荷田,是一坡梯田的一部分,这坡梯田是缓缓山坡的一部分。这个山坡的谷底,是龙河。站在荷田朝西,视野开阔,人们可以远远地望见方斗山,落日徐徐陷落。
据介绍,这片荷田种的是太空莲,属多年生荷花,主要用于观赏,花量多,比藕莲花多一倍;花型大,花期长,从六月底到十月初。这种荷花的莲藕一般不挖,藕节小,产量不高,口感不好。荷花漂亮,供观赏,花瓣也可食用;莲子可熬莲子羹,做莲子粥、莲子汤圆,嫩的还可爆炒;荷叶晒干了泡茶,清新爽口消暑,新鲜嫩叶还可像花椒叶那样拖点儿面粉油炸,做成荷叶煎饼,绿油油的荷叶垫底盛装菜肴,也格外惹人嘴馋。
牧云山居的主人谭云海,满头灰白,精神矍铄,口齿伶俐,层次清楚,思路清晰,说起莲花头头是道。万安是他的老家。退休后,谭云海看到以前的良田肥地荒草丛生,甚觉可惜,以前产出的大米很好吃。他便萌生了借用成都“鲜花山谷”“荷塘月色”和“东篱菊园”这些城郊农家乐发展的思路,先试种了几亩太空莲,效果还不错,随后逐渐扩大了规模,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通过三年的努力,打造了牧云山居。
四
文友们都赞叹,主人谭云海是一个“好有情怀”的人,放弃了退休后的安逸生活,还要投入财力精力创业。或许做这样的事,确实是需要情怀。县人民医院职工刘创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的老家,打造成花团锦簇的云七小院;华美商贸的总经理马国华,在老家建造了不舍九洞水农家乐;老亩地的刘书琴在老家桥头镇开了冇名堂民宿。他们或许最初的目标并不是完全奔着赚钱去的,无论资金是否充足,可能只是为了实现满足埋藏在心头最深的愿望,想让自己的灵魂有处安放。
但是,仅仅靠情怀把事情做好,是不够的。马国华、刘书琴资金雄厚,搞得大一些,刘创资金少,搞小一点儿。无论是谁发展什么,都有一个逐步试水、逐步摸索、逐步完善、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应有的,是必然的,是创业者与市场互动适应的过程,毕竟,谁的钱都来之不易,都不想打水漂。这个过程,如果省了,步伐无疑会加快,但是来自资金、市场等各方面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独立投资的创业者有点承受不起。把情怀转化成设想、规划,把设想、规划转化成产品,把产品转化成商品,是具体而琐碎的,也是漫长,需要耐心的。当然,在原本火热的黄水、鱼池、冷水这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或许这样摸索的过程会缩短。
这四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老家。这种试水的意味就显得更浓一些。在老家,他们或许都为自己留有一个退路,万一不被市场接受,不赚钱甚至亏本,但总还是一个休闲的去处,老了可以养老,闲了可以放松。
回乡创业,似乎与年龄无关,刘创二十多岁,刘书琴三十余岁,马国华五十来岁,谭云海六十多岁。
回乡创业,似乎与职业无关,与忙和不忙无关,刘创是医院职工,上班族;刘书琴是电商大佬,杭州、成都、石柱都有电商公司经营;马国华的华美商贸公司,生意也忙碌;或许谭老先生清闲一下,已经退休。
五
乡村振兴的破局之路上,或许这些社会力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期待在广袤的农村,这样有情怀的创业者多一些、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