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身残志坚“抱团”闯出产业振兴新天地

p2_s.jpg

刘海龙(左)罗德龙(右)查看甜糯玉米长势

记者 隆太良 文/图

7月16日下午,桥头镇赵山村身有残疾的村民刘海龙顶着烈日,一瘸一拐地来到甜糯玉米基地,与合伙人罗德龙商量事情。看着一个个结实的“双胞胎”玉米棒子,他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发展生态农业这条新路,就是需要一股闯劲。”

说起刘海龙,赵山村的村民无人不知。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在养殖肉兔的同时,与罗德龙等村民“抱团”发展甜糯玉米产业,养殖大耳黑山羊,用兔羊粪便做肥料种植玉米,又购买机械设备加工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饲养山羊,努力探索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不幸,坚强站立养殖肉兔

2009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刘海龙在浙江台州务工时,因患上“股骨头坏死”疾病,住院治疗了两年多时间,先后做了3次大手术,花了数十万元医药费,依旧未能完全康复,后经鉴定成为二级肢体残疾人。为了稳定病情,他现在每天都要坚持吃药。

患病以来,面对年迈的双亲、正在读书的孩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刘海龙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废人,再也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然而,家里两个老人需要赡养,两个孩子要上学,治病借的钱要还,后续治疗还需费用……病情稳定后,在亲戚朋友的劝导和鼓励下,刘海龙振作精神,决定另谋发展出路。

2012年末,刘海龙参加了县残联举办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学习肉兔养殖技术后,他下定决心发展肉兔产业。

为了节约资金,刘海龙与妻子向可英自己动手建造肉兔养殖场。劳动过程中,左腿钻心般疼痛,他都咬牙坚持着。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他借资建起了占地10亩的肉兔养殖场,随后注册成立了渝畅农(石柱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在县残联、县农业农村委和当地政府、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刘海龙的产业发展渐入佳境。如今,公司每年销售肉兔15万只左右,总产值约700万元,并吸纳当地数位村民常年在养殖场务工。

因势利导,激活撂荒土地资源

记者走进赵山村碾盘组的甜糯玉米产业基地看到,一株株玉米长势喜人,有的正在扬花,有的已经长出了玉米。

“通过流转土地,我们走出了激活撂荒资源的第一步。”负责管理甜糯玉米产业的罗德龙介绍,今年,渝畅农(石柱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了当地村民的460亩土地用于发展甜糯玉米产业,其中开垦的撂荒地有160亩。接下来,公司将加大撂荒地开发力度,向沉睡的土地要效益。

原来,赵山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撂荒的土地不断增多。在劳动力越来越稀缺的当下,如何让撂荒地“活”起来,促进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大课题。

今年入春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刘海龙组织志同道合的罗德龙、李章龙、陈贞文等村民在流转村民的土地发展甜糯玉米产业时,决定将大茶园(小地名)的160亩荆棘丛生的撂荒地纳入流转范围。他们组织当地10多名村民整整开垦了2个多月时间,让撂荒地恢复了农田原貌,并种上了甜糯玉米苗,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经过务工村民的精细管理,产业基地的第一批20亩甜糯玉米上市了,亩产量达到1000余公斤,每公斤售价2.4元,几天时间就被重庆和成都的客商抢购一空。

“为了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我们在甜糯玉米基地里套种了大豆,秋收完后,马上就种油菜。”刘海龙说。

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务工村民喜笑颜开。“在基地务工的男同志每天的工资是120元,女同志每天的工资是100元,上半年我的务工收入有2万元。”说到务工收入,赵山村村民李光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抱团发展,打造循环生态农业

在刘海龙和罗德龙打造的大耳黑山羊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头头被圈养起来的黑山羊皮毛黑亮、结实健壮,有的在打闹,有的在追逐。

“为走上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这条新路,我这个养兔的和罗德龙这个养羊的走到了一起。”刘海龙乐呵呵地说。

罗德龙饲养山羊多年,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今年他和刘海龙“抱团”发展产业以来,果断淘汰了以前的山羊品种,引进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大耳黑山羊。

“目前,种羊有2头,母羊有80多头,到今年年底可发展到150头左右。到2023年底,养殖量将突破1000头。”罗德龙说。

“我们将养兔和养羊的粪便当作有机肥用来种植玉米,又花了5万多元购回秸秆粉碎机和打包机加工成饲料,设备安装好后,就开始粉碎玉米秸秆,将其加工成青贮饲料,用来饲养山羊……”刘海龙告诉记者,他们将利用“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变废为宝”的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乡村振兴中闯出新天地。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