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泽英在黄连棚里劳作
记者 隆太良 谭艳波 文/图
“跪行之路不低头!”“努力生活的人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近段时间,中益乡光明村村民玉泽英右腿绑着汽车轮胎的内胎皮,上山下坎种植黄连、养殖中蜂的视频在抖音平台上火了起来,赢得广大网友的交口称赞。
日前,记者翻山越岭步行3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玉泽英家的黄连种植基地时,她与丈夫秦光发正在移栽黄连苗。尽管右腿残疾,但玉泽英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勤劳苦干,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
一场意外,让她落下终身残疾
1972年,玉泽英出生于龙沙镇大沙社区。3岁那年,她在外出玩耍时,不幸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右小腿,送到医院紧急救治后进行了截肢手术,被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
“女儿,你年纪还小,人生的路还很长,就从学走路开始吧……”在玉泽英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回家后,她父亲找来一些旧衣服包在她右腿截肢处,再在外面绑上一张内胎皮,递给她一根小竹棍,鼓励她学习走路。
在父母、哥哥等亲人的耐心开导下,右腿残疾的玉泽英慢慢走出了阴霾。从此,内胎皮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她咬紧牙关,努力适应新的走路方式,还跟随父母,学会了干家务和农活。
“每天走路和干活,平均一个星期就要磨坏一张内胎皮。受伤致残47年,我差不多更换了2500多张内胎皮,要装一大车了……”玉泽英告诉记者。
半路夫妻,携手共筑和谐之家
成年后,玉泽英经人介绍,与桥头镇田畈村一位青年组建了家庭。经过夫妻俩多年的奋斗,家庭条件日渐好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她的丈夫突然身患重病,治疗3年后不幸去世,留给她3个孩子和10多万元的债务。
“虽然我身有残疾,只要坚强面对生活,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经历一连串打击后,玉泽英没有消极和抱怨,用积极和乐观与不幸的命运作抗争。她拖着残疾的身体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种植庄稼、养殖生猪,其身残志坚的精神深得左邻右舍称赞。
2010年春季,在一位亲戚的介绍下,玉泽英与中益乡光明村跃进组勤劳善良的秦光发结为夫妻,组成了新的家庭。她前任丈夫的母亲也为玉泽英感到由衷的高兴:“终于有人为这个苦命的儿媳分担重任了。”
家和万事兴。重组家庭的玉泽英深知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她对丈夫秦光发关怀备至,秦光发对她的3个孩子视如己出,儿女懂事、孝顺,这个新生的家庭处处洋溢着温馨和欢乐。
每当有空闲时,玉泽英和秦光发都要到田畈村的婆婆家看一看,到大沙社区的娘家走一走,给两边的老人带好吃的东西,还帮他们干农活,年迈的婆婆和母亲直夸玉泽英是温柔孝顺、善良勤快的好儿媳、好闺女。
身残志坚,撑起家庭“半边天”
黄连是光明村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与秦光发结婚后,玉泽英就坚持与丈夫一起上山种植黄连。
从秦光发家出发到黄连种植基地,要穿越茂密的森林,翻过险峻的山峰,有的地方乱石垒垒、有的地方悬崖壁立、有的地方是羊肠小道,常人走起来都感到非常吃力。然而,玉泽英拿着一根竹棍,犹如跪行一般,深一脚、浅一步攀爬,却从不喊累。
每次从家里到黄连种植基地要行走4个小时左右,每当走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时,玉泽英就坐在石头上或丛林中休息一会再走,渴了就喝上几口清凉的山泉水。
看到玉泽英行走艰难,心疼妻子的秦光发便在黄连基地旁搭建起简易住房,远在重庆上班的儿女为他们买来了太阳能灯。从此,他们以小木屋为家,扎根在大山深处,全力发展黄连产业。
丈夫打桩搭建黄连棚架,玉泽英就用锄头整地;丈夫开沟打厢,她就起黄连苗;丈夫从山下背有机肥到基地,她就跪行着在黄连地里除草施肥;中午时分,丈夫在地里劳作,她就回到简易住房中烧菜做饭……
“整地打厢、起黄连苗、移栽黄连苗……手头上的活,老婆比我快得多,她干活是一把好手,真正顶起了家中的半边天……”交谈中,秦光发为找到这样一个好媳妇非常满意。
尽管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尽管发展产业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都无法阻挡玉泽英勤劳致富的坚定决心。寒来暑往,日出日落中,她与丈夫不辍劳作,成了远近闻名的黄连种植大户。如今,她家的黄连在地面积有11亩,加上在山上养殖中蜂,家庭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
在秦光发、玉泽英夫妻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影响下,玉泽英的3个孩子都非常懂事和勤快,目前都已成家立业。
“即使跪着行走,也要昂首挺胸面对生活。”是玉泽英数十年奋斗人生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她与丈夫戮力同心、同甘共苦,种黄连、养中蜂、种高山蔬菜、修建新房……用勤劳铺就致富路,谱写出了一曲自强不息的励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