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家忙着过年,骗子可是没闲着,依然工作“冲业绩”。重庆市反诈骗中心精心梳理春节期间的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剖析手法,给出预警提醒,望大家新的一年里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自己看了也要提醒家人、朋友,电诈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绷紧防范之弦,不听、不信、不转账!
看视频点赞就能赚钱?千万小心!
春节期间,“刷单返利类诈骗”在发案中占比30.7%,受害人中:女性占比70.94%,年龄分段主要是19-30岁。
典型案例:1月初,市民张某收到一条自称是“社区疫苗接种登记员”的好友验证消息,张某立即通过了该好友验证,但对方并未主动聊天。1月中,对方通过向张某发送了一条“古色古香Y8”的群聊邀请信息,张某加入后,看到群公告称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点赞赚取佣金。张某抱着尝试的心态做了两单点赞任务,对方也确实返了30元佣金。之后对方发来名为“回眸”的APP下载链接,张某便按照指示下载并注册账号。登录账号后,张某按照对方提示添加了ID名为“接待员-诗桐”的好友,和该接待员聊天中提供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收款二维码,并接着做点赞的任务。第二天,对方称有另一种“垫付任务”,要求只要向指定的银行账号转一定金额,就会返现到张某在APP内置的“赌博小游戏”账户内,附加要求是连做四单才能返现。当张某仅做一单后,对方就已经返现。张某打开的确有返现资金,于是继续完成余下三单。可做完第四单,对方称张某的转账出了点问题,必须完成转账5万元的“特批单”才能覆盖错误继续后面的程序。张某按照要求转账后,对方又以数额过大需缴纳税款、公司周转有问题等理由要求张某转账。最后,张某无法联系上对方,察觉不对,遂报警,共计损失42.65万元。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通过聊天工具吸引目标群体,晒兼职收益,付款截图等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让受害人做任务,待获取小额利益后再让其加大投入,最后以“任务单未完成”、“任务不合格”等为由让受害人转款并拒退本金。
防范提醒: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要轻信“网上做任务赚佣金有返现”的噱头!特别是需要先大额垫付、做多单、缴税款等等才能返现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转款!
“主管”“内部渠道”可以带你赚钱?千万小心!
春节期间,“杀猪盘类诈骗”在发案中占比17.25%,受害人中:女性占比69.44%,年龄分段主要是19-40岁。
典型案例:兰某系某金融公司工作人员,经常通过社交平台内发布贷款广告。2021年底,兰某发现有人在某平台的贷款广告评论区内留言,询问兰某是否可以贷款,兰某以为对方有贷款意愿便主动添加对方好友,之后便一直保持联系。没过几天,对方称自己是“阿里巴巴”总部主管,表示对兰某有好感,因为体谅兰某跑贷款的辛苦,称自己有内部渠道可以赚钱,让兰某帮忙操作。于是这位“主管”将平台网址、账号、密码发给兰某,并指导兰某如何操作。兰某在该网站操作过程中,发现只要通过简单的转账就能够获得高额佣金。对方还表示该平台盈利渠道是公司内部机密,如果泄露出去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兰某没有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兰某在该网站注册账号并充值“激活费用”1万元后,平台立即返现2400元到兰某账户中。平台内的客服还主动联系兰某,称有预存286万返现28.6万的活动。该“主管”也鼓励兰某参与,并承诺共同筹钱,赚取的佣金双方平分。兰某通过向朋友借钱和网络平台借贷的方式,与“主管”共同筹齐了286万。完成预存任务后,“主管”又让兰某继续做任务转账,以获取更多利益,兰某照做。直到兰某发现该网站已无法进入,察觉被骗,遂报警,共计被骗220余万元。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或渠道,以办业务、交友等借口联系到受害人,并通过深入交流,让受害人相信他们是“高富帅”、“白富美”。期间,诈骗分子隐晦透露自己有赚钱渠道或知悉某平台漏洞,通过让受害人帮助其操作投资、博彩、赌博等诈骗平台账号,引诱受害人前往各种平台投注或投资。先以小额获利引诱开始,逐步引导受害人加大投入,直至发现被骗。
防范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涉及到金钱往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与身边亲朋好友沟通、交流,防止落入圈套!凡是素未谋面的网友,让你投资理财、炒虚拟币、博彩赚钱的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拨打110报警!
“官方贷款平台APP”下载可以轻松贷款?千万小心!
春节期间,“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在发案中占比10.53%,受害人中:男性占比67.31%,年龄分段主要是19-30岁。
典型案例: 1月某天,蒲某接到自称是某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为了贷款,蒲某添加对方支付宝好友后,点击链接下载了“度X满新版”APP,并在APP中注册账号、提交个人信息。APP内也显示蒲某账户有5万额度可以提现。第二天,对方告知蒲某,如果在APP内点提现等待时间会较长,但只要缴纳1799元会员费,3分钟内贷款额便可以到账。待蒲某缴纳会员费后,却发现提现界面显示“银行卡账号错误”,询问对方,对方又以“自己权限不够”让蒲某下载“M电”APP与“经理”联系处理。“经理”告知蒲某必须向指定银行卡转账15000元担保基金才能修改银行卡账号。转款后,“经理”接着又以转款未按要求备注、银行放款需要验资、购买商业保险、支付押金等理由,让蒲某多次转款。第二天,蒲某察觉不对,遂报警,共计被骗18.64万元。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通过发送可“无抵押、免利息”贷款的广告,或是拨打电话,诱使有贷款需求的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点击链接,下载虚假贷款APP等。之后,诈骗分子便会以会员费、银行卡号有误、验资等多种理由,骗受害人进行充值、转款,直至发现被骗。
防范提醒:免审批、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都是诱饵,好处费、保证金、中介费才是目的。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不明链接,不要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贷款请找正规机构进行,相关APP请到手机应用商城下载,或通过官网进行。
“九价疫苗”有渠道可买?千万小心!
春节期间,“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在发案中占比9.94%,受害人中:女性占比51.52%,年龄分段主要是19-30岁。
典型案例: 2月初,雷某收到内容为“添加微信视频号可以预约九价疫苗”的陌生短信,雷某正有意愿打九价疫苗,于是便关注了该视频号。私聊对方后,雷某应要求将个人相关信息也发送给了对方,并收到了内容为“疫苗预约成功”的短信。对方要求雷某必须在15分钟内通过支付宝转账,但因支付宝转账界面出现诈骗提示,转款失败。对方又让雷某直接通过手机银行转账,雷某转账后,对方又以未按要求备注、没有填写好相关信息等理由,让雷某继续转款,雷某才发现被骗了近9000元。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或预约等服务信息,通常以优惠打折、低价出售或是以优先渠道等方式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与其沟通,待受害人付款后,要么将受害人拉黑,要么以缴纳关税、定金等为由,诱骗受害人再次转账汇款。
防范提醒: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发送的广告!一旦发现商品价格或各项服务低于市场价格,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方核实、谨慎购买!
“同学”借钱先给你转账?千万小心!
春节期间,“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在发案中占比9.50%,受害人中:女性占比57.14%,年龄分段主要是19-30岁。
典型案例: 1月底,王某收到同学李某的信息,称朋友安某急需用钱,因自己微信被限额无法转款,自己会先通过银行卡转账给王某,想让王某通过支付宝将相应金额转给安某。王某将自己银行卡信息通过发送给“同学李某”之后,就收到了两张转账截图。但王某查看银行APP未收到钱,并未多想,以为是跨行转账银行系统有延误,于是王某便向对方提供的安某支付宝转账。之后王某却发现银行卡迟迟未收到截图中的这笔钱,于是第二天,王某当面向同学李某核实,才发现是诈骗分子盗用李某聊天账号,向自己借款,遂报警,共计被骗1.5万元。
作案手法: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社交工具等,冒充受害人的领导、亲属、朋友等,以遇到急事需要钱、处理事情不方便出面、直接向其他公司转款不便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款。
防范提醒:如遇到有自称领导、熟人通过社交软件添加好友后,或有领导、好友、熟人的社交账号突然发来请求,以各种理由要求向其或向别人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务必通过打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千万别认为诈骗距离自己很远,骗子手段紧跟热点还花样百变,随时潜伏在身边实施诈骗,请特别注意以各种名义联系你、添加你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好友,警惕对方提出的转账转款要求,时刻牢记“6个一律”“8个凡是”,学习防骗反诈知识,守好“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