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更好地服务群众”
—— 记“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黎场乡天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罗金花

罗金花 (左一)走访农户(受访者供图)

“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多数读书都是为了走出大山,奔向更广阔的天地。而我选择回到农村,只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段话是县“三八红旗手”、“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黎场乡天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罗金花的肺腑之言,也道出了她反哺农村的心声。

罗金花大学时读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初在重庆一家私立医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既和所学专业对口,又待遇不错的工作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但罗金花却在工作一年后毅然选择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地方——农村。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她坚守初心,一直奋斗在扶贫一线,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总是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她践行初心,巾帼不让须眉,用脚步丈量着这片热土,用热情和汗水为群众服务,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抓党建 促脱贫攻坚

罗金花初到天湾村时,该村是一个后进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深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党建与脱贫工作有机衔接,以党建带脱贫,以脱贫促党建,才能实现双赢。”

为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罗金花组织支部加强教育学习。她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动员基层党员积极参与党建工作和党组织活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驻村3年来,在她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共发展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壮大了基层党组织队伍。

罗金花还充分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组、到户、到人,并通过院坝会、扶贫夜校,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罗金花的到来,无疑给天湾村注入了新鲜“血液”。

谋发展 助农户增收

没有村集体经济,谈发展步履维艰。为了给天湾村的脱贫攻坚“蓄势赋能”,罗金花与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先后前往忠县及县内其它产业发展较好的村考察学习。

天湾村位于长江边,海拔在175-480米之间,气温较高。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与评估后,罗金花与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一致敲定发展佛手产业,并促成天湾村成功入股新黎合作社,种植佛手500余亩。1年时间,村级集体经济就收入4万元。

村里有了钱,罗金花又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一道,积极探索规模发展产业的运营模式:以村委名义找农户租地,引进外出成功人士共同投资入股发展产业,村委会负责管理,实行按股份分红的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天湾村富家组的陶兹全就是引导回家的创业者之一。在罗金花的动员鼓励下,陶兹全回村发展起400亩水果玉米产业,并吸收了10余户贫困户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天湾村在罗金花的带领下,对原有农业产业进行科学化管理,不断拓展增收渠道。截至2020年底,村种养殖业已实现规模化发展,共种植花椒1200亩、佛手400亩、桂花树200亩、柠檬214亩,新增养殖大户3户。

纾民困 当好勤务兵

2018年6月的一天,天湾村村民陈正华突发中风致瘫痪,加之其妻子和女儿也患有残疾,一家人的生活立刻陷入窘境。罗金花便积极动员陈正华的儿子参加“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推荐陈正华的妻子周学兰在公益性岗位就业。此外,她还帮助陈正华联系办理了残疾证,为其全家人申请了低保救助。

2020年5月,黎场乡种植的花椒进入成熟采摘期。因受疫情和天气影响,农户家里的花椒、野葛根粉等农特产品销售成了难题。罗金花得知后,利用自己的微信群、朋友圈为农户带货宣传,并承诺免费送货上门,1个月内就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问题,她一人就帮助农户销售了800余斤花椒。

贫困户毛兴权因年老多病且无劳动力,家里无收入来源,罗金花得知后为其送去价值1000元的物资,帮其申请了低保救助。贫困户刘万平家有两个小孩上学,生活清苦,她又动员自己所在单位的职工为其募捐衣物。在如火如荼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她带头帮助群众打扫环境卫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终日忙碌在抗疫一线……

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处处透着温暖。正是这些小情大爱,让群众对罗金花赞不绝口。“你经常来帮助我们、关心我们,太感谢你了!”“妹,你把这些鸡蛋和蔬菜带回去吃嘛。”每次走访,罗金花总是要和农户为一份份“厚礼”推诿一番。“为你们办事是我应该做的,感谢你们的好意,东西还是你们自己留着。”

“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牢记使命,才能履职为民。”罗金花表示,她将继续用脚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为百姓服好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记者 李玉霞)



[打印]

[责任编辑: 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