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人民生活的巨变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回顾和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亲临石柱视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县新闻中心于今年8月12日起,面向全社会征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稿件。县新闻中心通过组织专家精心评选,共评选出成人、中学、小学三个组别优秀作品28篇。本网将陆续刊发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戴仁和(散文)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历程,石柱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无不体现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仅从燃料、衣食、用品、住房、休闲方式等即可窥斑见豹。

    燃料的变化

    在未使用清洁燃料之前,石柱县城镇居民用商品煤的比重占90%以上,农村居民煮饭就只能是烧柴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县城和西沱、临溪、悦崃、大歇等乡镇的居民先后用上液化气。至2000年末,县城液化气用户上万,全县有24个乡镇的1.49万户居民用上了液化气。

    1999年,江汉二勘将脱硫净化处理后的天然气从湖北建南配气站输送到临溪新街村配气站,销售给民生燃气有限公司,为石柱县城居民、机关单位、商家供应天然气。随后,黄水、临溪、西沱、悦崃建起了供气站,辖区部分居民用上了天然气。

    2009年,石柱城镇居民中98%的住户用上了天然气、液化气和电;农村居民清洁能源用户比重上升至12%。石柱县的生活能源从无到有,从短缺到充裕,从黑脏到清洁,折射出了全县人民生活燃料的历史性巨变。

    衣食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石柱有的人一年到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服。大多家庭是哥姐穿不了了,弟妹接着穿,穿破了补了再穿。家境好一点的人家一年也只买3次衣服——春节买套过年衣服,夏天买套夏装,秋天买套秋服。

    现今,大大小小的商场和服装店遍布县城和33个乡镇(街道)的市场,春夏秋冬不同面料和款式的衣服琳琅满目,有呢料的、羽绒的、棉的、皮的。不仅有古典优雅的传统服饰,更有简约休闲的欧美款式,或是可爱甜美的日韩系列,人们想买啥就买啥。过去人们愁没衣穿,现在是衣服多得穿不完。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买东西光有钱可不行,还要有什么布票、油票、粮票、糖票……不少的农村家庭,锅里放几把磨细的米面,摘上一些南瓜叶、红苕叶煮成粥或羹吃,就算是好的。只有逢年过节,至亲好友造访或三病两痛,才能吃凭票购得的酒、糖、肉,俗称“打牙祭”,或过生日才能吃上一个“荷包蛋”。

    如今,商品丰富,应有尽有。白糖、蜜饯、冰糖、水果糖,都成了一般家庭茶几上的常设品,白酒、红酒、饮料,都摆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一般家庭聚会,主人家总会弄出很大一桌菜,不仅有鸡鸭鱼肉,还要讲究色香味形。在县城和人口聚集的集镇,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家随处可见。

    现在人们还崇尚“返璞归真”,爱上了绿色食品——蔬菜要吃鲜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鸭要吃刚宰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再不是过去的有啥吃啥,能填饱肚子就行,而是要吃出味道、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石柱人民的健康观念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用品的变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柱县边远山区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电话,跟亲友联系要靠写信。一封信寄到外地,少则要花几天,多的要花十几天时间。而今,人们给外地的亲友联系除了手机外,还可发电子邮件、QQ信息和微信。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在手机上看电视、查资料、玩游戏呢!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向农民承诺(宣传)的“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实现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把子女出嫁时陪嫁的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称“老三件”,后来发展为“三转一响”(即“老三件”和收音机)。“三转一响”成了当时陪嫁的时尚品。有的家庭买不起缝纫机,就先向商家赊一台来作陪嫁。条件好一点儿的家庭,就会买“钻石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和“五羊牌”缝纫机等品牌货。

    到了九十年代末,“三转一响”变成了“四大件”,即摩托车(蹬蹬)、汽(卡)车(转转)、音响(听听)、彩电(看看)。那时看电视还是论“群”的,谁家有电视机,晚上必定“高朋满座”。进入二十一世纪,平板电视开始走红,“50寸高清”已不新鲜。城镇居民装上“双向机顶盒”,还可以电视购物、电视炒股、订制点播节目。后来,国家搞“村村通”、送电器下乡、“以旧换新”等,让物美价廉的高档电器走进了偏远山区的寻常百姓家。

    住房的变化

    安居才能乐业。70年春华秋实,石柱人民的住房由“居者有其屋”逐步向“居者优其屋”转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石柱县城镇居民有私房的极少,农村居民虽有私房,但多为土墙房、木板房或茅草房。黄水、沙子、马武等高山乡镇的农村居民住房,多为土坯房、泥浆石块砌成的一楼一底房或“干打垒”平房。在偏远乡镇的机关干部、学校教师住的公房,一人也仅10平方米左右,且办公、住宿聚在一室。县城居民中,有的一家数口人也只有两三间旧房。

    进入二十一世纪,商品房将舒适、方便、温馨的住房理念带进了人们的生活。县级机关的干部、职工和城区中小学教师、医生等,每户都有了一套私房,有的有两套私房,更有甚者还在重庆主城购买住房。城镇居民都住上了钢筋砖混结构房。城区许多居民的居所装修得漂亮、美观、豪华,地板光亮如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也逐渐向生活相对贫困的人群敞开温暖的胸怀。农民有的进县城或在集镇购买住房和商铺。过去的大杂院、亭子间、土坯房、茅草房,已变成了单元楼、公寓房。黄水、西沱、三河等人口聚集的乡镇,人们出门就有超市、卫生院、学校。

    不仅城镇居民住房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也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走进中益乡华溪村、大歇镇双坝村等,随处可以看到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气息浓厚的民居。村中特有的、带有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水流声、鸟鸣声、风摇树枝声,由远而近,一派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休闲方式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几乎每天“点起灯吃饭,天亮就开干;中午不休息,晚上还加班”,根本没有时间“耍”。有的人活了几十岁,没到过大城市,没坐过汽车、轮船,更谈不上乘飞机遨游天空了。机关干部、学校教师虽有节假日,但没有钱外出游玩。

    现如今,石柱人不仅在生活上追求吃好、穿好、住好,而且还渴望“耍”好。旅游观光已成为当下人们户外休闲娱乐的绝佳选择。人们背上行囊,穿越在油草河、龙河、大风堡、千野草场等高山峡谷、丛林原野之间,纵情山水,洗净身心疲惫,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无限乐趣;有的还乘火车、坐飞机,出游外省市,领略长江三峡、杭州西湖、万里长城、故宫、天安门等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的出境到韩国、越南、俄罗斯以及欧美等国家旅游。

    古老秀美的石柱县城,每逢朝阳冉冉升起之际,或晚霞满天飘浮之时,公园里、广场上,总有成百上千的市民在其间休闲、娱乐。他们有的击拳舞剑,有的唱歌跳舞,有的闲庭漫步,有的观花赏景,有的击乐弹琴,有的玩牌下棋……

    晚上,县城各个露天舞场,悠扬的舞曲响起,人们伴着音乐潇洒舞步,尽情享受着今天的幸福生活。

    旗山含黛,滨水如蓝。玉带河、龙河水缓缓流淌,河道两岸绿树成荫,轻风拂来,水波荡漾,柳枝轻舞,退休老人们提着鸟笼,漫步在“两河”公园的游廊上,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县城昔日满目尘灰、死气沉沉的影子早已远去,今朝满眼葱翠、生态宜居的画卷正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等奖作品)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石柱网,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石柱报》、《重庆石柱手机报》、“五彩石柱”微信公众号、“五彩石柱”APP、“石柱新闻”微博;统一投稿邮箱:sz_xwzx@sina.com。

总 编 辑:禹云洲

值班副总编辑:谭晓钟

执行主编:张俊杰

 

[打印]

[责任编辑: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