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书记——张承燕(续)

    ·哈正武

    创建赤卫队

    1928年夏,各地民不聊生,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民怨沸腾。为防止民变,国民党号召各地大办民团。三根树党支部抓住这一机会,决定由张承燕打入民团,并任团防大队大队长。

    张承燕进入民团后,以扩办民团之名,将三根树农协会的120余名骨干编入团防大队,由他本人(兼)和刘金芳、陈世俊、杨绍康、马银兹、张国彤分别担任3个中队的正副中队长。

    为提高队员的政治军事素质,张承燕带领队员们白天操练射击刺杀,晚上学习革命理论,队员们的军事技能和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三根树党支部根据中共中央《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关于“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民权的城市政府”的决议,于1928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在马家坝双凤庙召开了有30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的赤卫队成立大会。

    会上,张承燕将一面绣有“三根树农民赤卫队”的红旗展开,宣布三根树农民赤卫队正式成立。他还响亮地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武装割据,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当时的任务是:从“抗粮、抗款、抗税”到暴动夺取武装,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赤卫队由张承燕任大队长,杨绍康、李干之任副大队长,下设4个中队,由周登琅、钟友善、徐志文、张承衢分别担任4个中队中队长。时为赤卫队队员的刘金苏,提供了一首当时传唱的山歌为证:

    赤卫队员志气昂,扛起梭标上战场;

    听党指挥不动摇,誓把官绅一扫光。

    同年冬,从国民党军阀陈兰亭部回乡的兵痞王昆山,通过贿赂国民党石柱县团防局,买了一纸委任状,当上了湖海乡民团团总。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为了盘剥百姓,王昆山在辖区内巧立名目,强行摊派,中饱私囊。由于他胃口特别大,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名曰“王吞口”。

    王吞口不仅贪婪成性,而且还仗势欺人。

    冬月的一天,时逢赶场,王吞口带着一帮狗腿子来到三根树场,将交不起2块银元摊派款的张国绍用铁链套起来,锁在一根柱子上示众。张承燕见状,就上前为其求情,要求延缓到下一个赶场天交款。

    王吞口不但不买账,还盛气凌人地对张承燕吼道:“你面子大些不成?”

    张承燕愤怒不已,到街坊借来一把斧头,奋力砍断锁链,放走了张国绍。

    气急败坏的王吞口便指示狗腿子们,抓住张承燕进行扭打。场上的赤卫队员和赶场的乡民,见张承燕要挨打,就一涌而上,将王吞口一伙人打得皮开肉绽,屁滚尿流地逃离三根树场。

    王吞口吃了亏,就跑到石柱县衙告状,污称张承燕扇动暴民殴打官差,阻挠收税,要求当局解除其团防大队长职务。

    张承燕闻讯,便联络全乡粮绅,联名反控王吞口加码摊派、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中饱私囊之罪。

    王吞口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扳倒张承燕,反而被革去团总之职。

    随后,张承燕被委任为湖海乡民团团总兼团防大队长。从此,他便利用这一合法身份,在乡里放手开展工作。后人感慨张承燕之睿智,赋诗一首赞曰:

    承燕为人有豪气,扶弱勇拔两肋刀;

    智斗恶霸解民愤,敢把责任一肩挑。

    赤卫队建立后,如何筹集武器弹药,是摆在张承燕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他手下的团防队仅有步枪10余支,子弹不足200发,远不能满足对敌斗争的需要。

    正当张承燕一筹莫展之时,国民党四川第20军6师师长陈兰亭回石柱县募兵,声言谁招募一个连就让谁当连长,且发给步枪15支、子弹150发。

    张承燕立即派赤卫队员谭宗禄前去应募,获得了15支步枪及弹药。农协会副会长刘达山,利用与陈兰亭的袍哥关系,要来废枪39支,经过拼装修理出来12支。农协委员刘凤廷,出售自家储粮150石,给赤卫队购回了3支驳壳枪及一批弹药。

    另外,张承燕还利用石柱县知事公署召集团防进城参加“双十节庆”之机,派谭宗禄、钟友善、郎裕良各带2名精干队员,随团防队进城,混进军阀杨森部白登基团驻三清宫团部,端掉哨兵,夺得步枪12支、子弹500余发。党支部委员杨绍康,打入丰都县崇德乡岳父郎彤昌的民团任中队长,获得步枪20支、子弹200余发。

    为了弄到更多枪支,张承燕还派谭宗禄、钟友善率队奔袭马武坝场,在深夜时,从大恶霸刘雨时宅中夺得长短枪4支、子弹50余发。返回时,他们又从太平坝土豪吴庭耀家中夺得步枪2支、子弹30发。

    有了以上枪支弹药垫底,使赤卫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有当时传唱的一首山歌为证:

    磨刀擦枪杀官绅,赤卫队里多能人;

    哪个龟儿敢捣蛋,仅防子弹穿背心。

    首建苏维埃

    1928年8月,中共丰都县委贯彻省委《四川暴动行动大纲》,决定在崇德乡观音寺举行农民大暴动。张承燕遵照丰都县委的统一部署,派李干之、杨绍康率120余名队员,于9月25日赶往磨刀洞参加誓师大会。之后,他们在农暴总指挥陈光鑫、党代表甘雨苏的率领下,攻打了丰都县六区区公所并占领丰都县军事要塞栗子寨,与前来镇压的军阀杨森部展开了生死大决战。战斗结束后,他们奉令撤出栗子寨,又赶到石柱县江池镇(今属丰都县)两汇口,策应参加崇德农暴,并掩护正与军阀杨森部龙焕童旅决战的李宽文“神兵”脱险。

    同年10月初,张承燕认为,赤卫队的活动已经公开化,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条件已成熟。经党支部研究,决定按照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开展武装斗争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要求,立即着手建立苏维埃政权。10月中旬的一天,500多名农协会员、300多名赤卫队员齐聚马家坝双凤庙,参加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大会上,张承燕兴致勃勃地登上主席台,大声宣布:“双凤庙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

    台下,群情激动的人们振臂高呼“苏维埃政府万岁!”“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打倒烂团烂甲!”“打富济贫!”“分田废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等革命口号。欢呼雀跃的人们,无不为有了自己的政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同时也盼望早日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后人感叹当时之情景,作有一首山歌赞曰:

    党旗猎猎唤工农,建立武装夺政权。

    拥护救星共产党,横扫阴霾作主人。

    双凤庙苏维埃政府由张承燕任主席。政府下设办公室、参谋部、军事部、联络部,杨绍康任办公室主任,李干之、熊占熙任参谋部正、副部长,谭宗禄、郎裕龙任军事部正、副部长,谢炳之、刘凤延任联络部正、副部长。

    双凤庙苏维埃政府诞生于腥风血雨之中,它虽然稚嫩,但却极具感召力,使千百年来饱受苦难的农民有了盼头和希望。双凤庙苏维埃政府的诞生,不仅是石柱县和石丰边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工农民主政府,而且也是川东地区乃至川鄂边区最早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按当时的定义,它是工农联盟政府,也是工农专政机关,同时也是与国民党为代表的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地方政权分庭抗礼的红色政权。

    双凤庙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组建了由周登琅、钟友善、徐志文、张承衢为队长的4个武装工作队,在石丰边区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抗税、抗粮、抗捐斗争,同时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烧契约、废债卷运动。一时间,以三根树为中心的石丰边区迅速掀起了疾风暴雨,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召唤下,自发地投入到了这场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中,一场生与死的阶级较量就这样展开了。

    冒水孔遇害

    张承燕带领农民在乡下造反,触动了土豪劣绅的利益,官绅们上蹿下跳,沆瀣一气,对革命阵营进行疯狂反扑。以王昆山为首的反动势力,一面报请国民党石柱县、丰都县当局速派军警镇压,一面散布谣言,制造舆论,诬称“张承燕、李干之、杨绍康等是共产党首恶分子” “杀乡绅夺产业是罪大恶极”,并组织暗杀队,对农运负责人和革命积极分子进行暗害。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了石丰边区。

    王昆山为了分化和瓦解革命势力,窜到农协委员、苏维政府联络部副部长刘凤廷家,挑拨张承燕与刘凤廷的关系,称“张承燕搞共产党既杀官又杀富,六亲不认,怎么会认你这个结拜大哥?”“你刘凤廷有产业有势力,难道不是张承燕革命的对象?现在共产党利用你,到时候必定会卸磨杀驴,你哭的日子还在后头?”刘凤廷信以为真,便对张承燕起了戒心,对所负责的苏维埃政府工作也不积极了。

    为了揭穿敌人的阴谋诡计,张承燕与支部委员李干之、杨绍康商议后,决定在春节期间,由他本人去给刘凤廷拜年,当面解疑释虑。

    刘凤廷是下路坝的富绅,又是下路乡“义”字号袍哥大爷,与张承燕是多年的结拜兄弟。他为人磊落,仗义疏财,善待佃户,因而在石丰边区负有盛名。三根树农协会成立时,他亲自动员门下佃户参加农协会。赤卫队成立之初,他又卖储粮购置枪支弹药支持赤卫队。成立苏维埃政府时,为了给张承燕分忧,他又主动承担起政府的联络部工作。因此,对于他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张承燕怎么会对其背信弃义呢?

    1929年2月18日,张承燕带着60多人,舞起狮子、龙灯,热热闹闹地到刘凤廷的家宅,给其拜年。

    晚上,张承燕与刘凤廷屈膝长谈,从马克思主义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分析当前严酷的斗争形势和任务,真诚期盼刘凤廷放下包袱继续大胆工作。刘凤廷也被张承燕的真诚所感动,坦诚自己的眼光短见,表示要在张承燕的领导下,把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农运工作中。

    次日,张承燕向刘凤廷辞行。刘凤廷紧紧握住张承燕的手,再三叮嘱说:“阶级斗争已经白热化,务必提高警惕,严防敌人打黑枪。”

    在回三根树的路上,为防敌人暗算,张承燕将自己的坐骑交与同行的赤卫队员骑,自己则夹在众人中徒步行走。走过山高林密的丛林地带后,他认为不会再有危险了,便叫队员把马牵来骑着走。

    当队伍行至小金坝一个叫冒水孔的地方时,同行的官绅之子、人称黄二少爷的黄海清忽然用暗语喊话:“王大爷,买牛去不去?”王昆山用重金雇请的3名杀手,就埋伏在附近,听到暗语即刻用步枪和火药枪从三个方向同时向张承燕射击。身中数弹的张承燕顿时跌下马来,倒在血泊中。这位年仅22岁的青年才俊,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石柱县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向超,为缅怀张承燕烈士,题有《追思张承燕》诗一首:

    水深火热戊辰年,石丰边区风雷震;

    首建支部农协会,继立苏维埃政权。

    打富济贫掀农暴,赤色烈火红遍天;

    土豪劣绅肝胆破,官绅团阀放毒焰。

    英雄遭害留青史,光辉永照后来人。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张承燕烈士牺牲90周年了,石柱老区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功勋卓著的革命先驱。2005年,县人民政府划拨专款,在三根树甘树坝重建了张承燕烈士墓。每年清明节,当地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群众、青年学生,都要前往祭祀,缅怀他的英雄事迹。张承燕烈士将永远活在石柱老区人民心中!

    (全文完)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