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四年前刘瑞发还是三河镇玉岭村的一个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帮扶下,通过种植花椒和中药材吴茱萸等,昔日的贫困户已变身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大户。2018年,他被评为“自强不息·石柱好人”和“自强不息·三河好人”。
刘瑞发种植的花椒基地一角
发展产业 让村民摇身变“股民”
“荣会,要将没长花椒籽的枝条修剪掉,才能让长花椒籽的枝条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保证花椒籽的质量……”4月9日下午,在玉岭村婵腰子组的花椒种植基地,头戴草帽的刘瑞发边修剪花椒树枝条边对妻子黄荣会进行技术指导。
四年前,年近半百的刘瑞发因小孩上学,自己又患上了慢性疾病而被评为贫困户。“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很多,撂荒田土较多,2016年病情好转后,我决定在家发展中药材产业。由于花椒是火锅的主要原料,于是我首先选择了种植食药两用花椒。”快人快语的刘瑞发道出了发展产业的原因。
在2016年,他注册成立了石柱县瑞发花椒家庭农场,通过“1+4”资产收益模式,将附近村民的200亩撂荒田地入股到家庭农场。“撂荒田地里长满了荆棘,当初组织村民开垦时非常困难,后来用水泥砖砌堡坎,浇筑水泥路,种上花椒树后才有现在基地的样子。”黄荣会介绍说。
“村里的土地撂荒得越多,我创业的决心越大,干活的信心越足。”2018年,刘瑞发又将同村村民的700亩撂荒田地入股到家庭农场,种植木本中药材吴茱萸500亩、桅子200亩。土地入股农户有89户,其中贫困户、低保户有22户。
为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今年春节以来,刘瑞发在木本中药材基地又套种了草本中药材黄精500亩、桔梗150亩。
“今年春节前,我拿到了2018年的土地入股固定分红2250元,以后每年都有固定分红,后期还有效益分红,现在我变成了真正的‘股民’。”谈到春节时拿到分红的“红包”,年过半百的已脱贫户周登春笑得合不拢嘴。
而在去年,刘瑞发为89户“股民”送出的“红包”就有15万元,让“股民”们开开心心过了一个新春佳节。今年开春以来,在套种黄精、桔梗等草本药材时,又为本村务工的村民发放了9万余元的工资。
刘瑞发(右)、黄荣会(左)夫妻在修剪花椒树枝条
天道酬勤 从门外汉到技术“专家”
“除季节性组织附近村民务工外,平常都是刘瑞发夫妻俩从早到晚在种植基地忙碌,他是一个既勤劳又爱学习的人。”玉岭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翀介绍说。
为了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刘瑞发不仅买来书籍刻苦钻研,而且每当县农业农村委举办专业技术培训时,他都主动参加,并对不懂的技术难题虚心向农技人员请教,甚至有时候还把农技专家请到自己的基地进行针对性指导。
不仅如此,他还自费到就近的江津、秀山、铜梁等区县,甚至远赴浙江省的磐安县等中药材主产区参观取经。“要干就要认真干,干出成绩和效益,这是我发展产业的初衷。”
从刘瑞发创办家庭农场到规模化发展中药材产业,玉岭村党支部书记刘代满是最好的见证人。村委会办公楼与刘瑞发的住房仅隔一条公路,刘瑞发每天在忙些什么,刘代满一清二楚。
“在种植中药材上,刘瑞发很有进取心。在此之前他可以说是‘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但通过努力学习,他掌握了中药材栽培、防病治虫、田间管理等技术,其他中药材专业户还经常登门向他请教。”刘代满为自己村里有这样的技术能手、种植大户颇为自豪。
苦尽甘来 昔日荒山变“金山”
玉岭村因地处偏僻,山高坡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之前,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日渐增多的撂荒地慢慢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山。
自刘瑞发开辟第一块荒山种植中药材起,如今木本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900余亩。冬去春来,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记者在花椒基地看到,一棵棵花椒树枝繁叶茂,枝条上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花椒颗粒。置身在200亩花椒密林中,刘瑞发夫妻俩被淹没在绿海里。
“今年有80%的花椒树长籽了,预计亩产值约5000元,总收入在100万元左右,明年将进入丰产期。终于盼来了苦尽甘来的日子。”刘瑞发感叹道。
他屈指盘算着,到2020年,除花椒产业外,700亩木本药材与套种的650亩草本中药材将相继进入收获期,不仅自己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股民”和务工的村民也将实现双丰收。
夫妻同心、荒山变金。“要脱贫不能一味等政府来救济,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现状,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头戴遮阳帽的黄荣会,边修剪着枝条边微笑着说出了心里话。(记者 隆太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