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二路红军鱼池坝战斗
三位幸存者的不同人生

民国时期朝天门码头远景

    1930年7月,按照当时左倾机会主义者“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指示,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300多名游击队员在总指挥王岳森和前委书记苟良歌的率领下,在石柱县鱼池坝开展革命斗争,引起了反动军阀的极大恐慌,国民党陈兰亭师一个团立即纠集反动民团2000人,向红军发起围剿。

    7月24日凌晨,趁着红军熟睡之际,反动军队向红军驻地宝店顶、白垭林、六门垭等地发动突袭。由于敌强我弱,部队损失较为惨重。为保存革命力量,部队沿着方斗山撤离到茶店(地名,为石柱、忠县、丰都三县交界地带)集中,遵照四川省委指示予以解散,一般战士化装回到原籍待命,领导干部则到蒲家场集中待命,随后充实到四川第三路红军游击队中,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在此次战斗中,王岳森、苟良歌和时任中队长的杨克明成功脱险,但苟良歌八个月后在宜宾被捕,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在红军万里长征中,杨克明到达陕北后,奉命渡河西征,在甘肃高台壮烈牺牲;王岳森,后来向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国民党元老)投降,成为可耻的叛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被人民政府处决。

杨克明故居

    时任中队长杨克明:用热血谱写高台悲歌

    杨克明(1905—1937),原名陶正,曾用名陶树臣、洪陶尔、洪涛,1905 年出生于涪陵县云集乡(现属长寿区)一个农民家庭。1921 年,他在涪陵中学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4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杨克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涪陵西北部的云集、大柏等地组织进步青年上街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建立农会,惩治恶霸。这些行动很快引起敌人的恐慌,被敌人悬赏通缉,但杨克明成功逃离险境,来到涪陵、丰都、石柱等地继续从事党的活动。

    1930年4月6日,四川第二路红军游击队成立后,杨克明奉中共涪陵县委指示,携带大量医药和枪弹到武隆县双河慰问游击队,之后被留下担任宣传员。7月,杨克明任游击队第二大队第一中队队长,率部随主力部队转战到了石柱鱼池坝,受到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围剿。杨克明从鱼池坝突围后,又带领几十名骨干队员,奉命北渡长江,欲与从梁山县(今梁平区)南下的三路红军游击队会合,途中遭遇强敌围困,杨克明带领队员们奋力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在忠县蒲家场与突围出来的部队会合,再转到四川三路红军游击队,继续担任中队长。8月9日,四川三路红军游击队在王家乡西乐坪被国民党反动势力围攻,总指挥李光华被捕(后被杀害于丰都县城),杨克明成功突围,回到重庆向四川省委报到。

    1930年冬,杨克明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顺庆府(今南充市)营山县农村,发展农会、组织农民武装。他化装成做布生意的商贩,人称“杨布客”,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租、抗税斗争。经杨克明宣传、发动,当地贫苦农民纷纷加入农会,绿水、安固、双河等地相继建立了村镇农会。1932 年夏,杨克明担任中共梁(山)达(县)中心县委书记。他常深入农村、矿山加强农会、工会工作,整顿党团组织,发展党团员,选拔输送优秀党团员到川东游击军工作;同时自办油印小报《战鼓》,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川东游击军的战斗,揭露军阀豪绅统治的罪恶。

    1932 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杨克明和川东游击军领导人王维舟紧密合作,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迅速扩大川东游击军,配合红军作战。

    1933 年10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宣(汉)达(县)战役,杨克明和王维舟根据敌人兵力部署及游击军分布情况,将川东游击军分成三道力量层层阻击敌人。杨克明指挥以三支队为主的西线游击队,派部分人员打入军阀刘存厚兵工厂,巧妙地将敌军军用物资运送到游击队;西线游击队在蒲家场击溃刘存厚部数百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川东游击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川东游击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王维舟任军长,杨克明任政委。后因反对张国焘肃反扩大化的错误路线,被张国焘诬以指挥作战不力撤销政委职务,调任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干事。不久,任补充师政委和独立师师长。

    1935 年4月,杨克明奉命率部参加红军长征,并成功到达陕北。1936年1月,红三十三军和一方面军红五军团合编为红五军,董振堂任军长,杨克明任政治部主任。10月底,他随军西渡黄河,转战于河西走廊。1937年1月1日,董振堂、杨克明率3000余人一举攻占甘肃高台县城,活捉敌县长及官吏。不久,敌军乘红军高台守军力量薄弱,对高台县发起攻击。红五军迎敌激战三昼夜,在强敌的围攻下,被迫退入城内坚守。1月 23 日,敌炮弹将城墙炸塌,敌兵冲入城内,杨克明指挥战士与敌展开巷战,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与敌殊死拼搏,终因寡不敌众,董振堂、杨克明等红五军3000余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建国后,高台县人民政府为董振堂、杨克明等红军烈士修建了纪念馆,树立了纪念碑。

民国宜宾城郊破旧的民房

    时任前委书记苟良歌:宜宾城下英勇就义

    苟良歌(1905—1931),又名苟祥珂、苟文彬,化名梁戈、良戈、梁歌、天才, 1905出生于四川蓬溪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自流井特支书记、涪陵县委书记、四川省军委委员。

    1930年4月7日,在中共四川省军委组织发动下,以国民党第二十军一团三营一连51名倾向革命的干部战士为骨干,在涪陵罗云坝一带成立了四川第二路红军游击队。时任四川省军委委员、涪陵县委书记苟良歌,在四川省委常委、军委书记李鸣珂的带领下,出任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前委书记。7月22日,当他和王岳森带领300多名红军队员到达鱼池坝后,在敌人的突然袭击中奋勇抗敌,成功突围,经长江边的蒲家场回到重庆,担任四川省委(临委)常委、省团委书记和省军委委员。

    1931年3月24日,苟良歌作为四川省委特派员,来到四川南部的宜宾巡视工作。3月26日,宜宾中心县委书记孔方新(涪陵人)、共青团宜宾县委书记蔡涛、秘书沈玉琪、委员黄大舜和团中心县委委员朱汝正、闵南轩等七人在墨匠街(现清华街)一家酒店内召开扩大会议,苟良歌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的报告,并研究如何深入发动群众,继续开展工农运动等问题。3月28日,因为受到敌人谍查队的威胁,会议地点改在真武山二天门附近的一家茶馆。由于恐怕时间太久引起旁人注意,几人又转移到忠孝街李四娘茶馆(北操场口)处研究。谁知这个茶馆正是宜宾谍查队队长杨绍林手下爪牙(外号)开设,特务将茶馆重重包围。在混乱中,蔡涛抢先呼喊,率先从前门冲出制造混乱,期望掩护其他同志脱险。然而,在敌人的重兵包围下,除了身着学生服装的闵南轩乘乱逃脱外,其余五人均不幸被捕,地下党组织设在北门城垣郭兴发处的地下机关也被敌人查抄。

    苟良歌、孔方新等被捕后,敌叙南清乡司令刘文彩(四川大邑人,即军阀刘文辉五哥,军阀刘湘的堂五叔)妄图顺藤摸瓜,查出线索,以便将宜宾甚至川南地下党一网打尽。于是采取分化、诱骗手段,把苟良歌与其他四人分开单独关押。在监狱中,敌人用“背火油桶”“拍钉耙”“坐老虎凳”等酷刑逼供,五人虽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始终没有吐露只言片语。4月7日,苟良歌等五名地下党员英勇就义。

宜宾茶馆照片

    时任总指挥王岳森:被人民政府处决的可耻叛徒

    王岳森(1902—1951),又名王岳生,本名王逸涛,族名王元勋,曾用王一校、汪洋等化名,系四川省叙永县黄坭乡土地坪人。

    1919年,王岳森家迁往叙永城区小街子居住。1920年进入国民党四川陆军九师三团当兵,1921年考入四川宪兵学校。1922年参加作战,因作战勇敢,有文化功底,在短短三年内先后任分区队长、边防军排长、连长、副营长、副团长直至团长。1925年,化名王岳生离开四川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未中,第二年才被录取。1926年3月24日,广州发生中山舰事件,王岳森在黄埔军校结识了很多共产党人,经同学李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候补党员。不久返回四川,在成都参加莲花池国民党左派阵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叙永老乡、著名同盟会会员杨莘野等人组织“青年军人励志会”,进入成都四川省宪兵司令部任参谋。

    1927年,王岳森离开四川来到湖北武汉,担任武汉工人纠察队第三队队长,带队加入贺龙部队,被改编为20军教导团第四队。期间,经谢烛同介绍,转为正式党员,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跟随朱德带领的部队转入粤湘赣边界游击,随后进入井冈山,随即因军阀作风问题被清除部队。王岳森辗转经广州来到上海,经刘镜如和刘大业介绍,与中共中央联系,通过短暂训练后被派回四川开展革命。

    然而,因四川地下党当时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较大,王岳森未能与地下党成功接头,只好返回叙永等候消息,并慢慢与川南特委负责同志认识,最终接上组织关系。1928年10月,王岳森党组织关系转到叙永党小组。1929年,调任中共自流井特区(后改为自贡特别区委会)负责军委工作。同年9月调川东工作,在重庆接受训练,12月派到万县组织特委,巡视和整理忠县、丰都两地的组织工作。

    1930年4月12日,听到兵运时的部下、地下党员易觉先公开叛变,正在搜捕重庆地下党员的消息后,正在武隆县双河乡的四川第二路红军游击队总指挥、四川省委军委书记李鸣珂决定返回重庆除奸。但出师不利,最终不幸被捕,被敌枪杀于朝天门码头沙嘴刑场。

    在李鸣珂牺牲后,组织派遣王岳森到二路红军游击队担任总指挥,期间执行“左倾”错误路线,对看不顺眼的部下大肆打击,逼走了战斗骨干多人,又盲目向东挺进,使原本近2000人的红军游击队在石柱、丰都两地受到重大损失,最终在鱼池坝受到敌人优势兵力的围剿,队伍最终只剩下80余人。王岳森将游击队解散,于8月来到重庆。四川省委派他到合川、武胜、铜梁中心县委领导工作,在合川指挥起义失败后,他竟以得痢疾为由,不向组织请假便私自返回叙永,在叙永二小(地址为今天的永宁中学)以教书作掩护,并与同校的地下党员安硕甫结为夫妇。

    1931年,王岳森随地下党领导人张子玉到达上海。1932年,受党的委派再返叙永,领导新恢复的叙永特区区委。1933年秋,鉴于王岳森在革命中犯的“左倾”和“右倾”错误以及在合川私自脱离组织安排的工作,叙永、古蔺、古宋三县特区区委书记李祝秋传达了泸县中心县委“关于停止王岳森组织关系的决定”。1934年4月,泸县中心县委特区委共青团负责人文功元传达了泸县中心县委决定,由叙永特区书记李石坚单独与王岳森联系,视其情况上报,由省委决定是否恢复王岳森的组织关系。

    1934年8月,泸州国民党特务来到叙永,指名要抓捕王岳森,幸好被王岳森在叙永团防局任队长的弟弟王元德探知,连夜赶赴老家通知王岳森逃离。8月13日,王岳森邀约族弟及族外人士,以胞弟王元德为首,约集共青团黄泥支部书记饶书麟、宣传委员王元福、组织委员王元贵和当地群众王元武、王海清、张树举等十余人,在狮子岩山区宣布成立叙永游击队;随后,他动员绿林武装、表弟杨登高率领部属40余人枪,参加了游击队。在王岳森的主动联系下,泸县中心县委邹凤平多次找王岳森谈话,恢复了王岳森的党组织关系。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叙永县境,王岳森接受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接见,红军派出干部战士和伤病员参加游击队,由王岳森任队长,红三军团五师14团政委何舟宗任政委,全队下属三个大队,共180余人。2月18日,王岳森奉命率领200余人的叙永特区游击队开赴五龙山,加入到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总兵力达到600多人,由王岳森任司令员。

    2月底,主力红军长征离开后,国民党对游击队布署了“川黔滇三省会剿”,使王岳森对革命前途产生了动摇。这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叙永县城逮捕了已经临近产期的安硕甫,将其先后关押在叙永监狱、泸州第三监狱。王岳森的岳父安象清是叙永著名士绅,辛亥革命曾力促清朝永宁县令熊济文脱离清朝,成立永宁军政府。为了救出自己的女儿,安象清找到国民党相关人士,最终以劝降王岳森为条件达成保全安硕甫。王岳森收到妻子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劝降书,没有将信件交给政委徐策过目,并心中萌生了叛变投敌的念头。7月初,游击纵队到达威信凤阳邓家坪,王岳森趁机离开部队,返回老家,并立即与泸州专员裴纲派出的特务联系,愿接受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的条件,向国民政府投诚,使其夫人安硕甫得以从泸州监狱释放回家。得知王岳森叛逃后,政委徐策在部队内公布王岳森投敌罪行,代表中共川南特委宣布开除王岳森党籍,撤销川南游击纵队司令员职务。

    王岳森公开叛变投敌后,首先供出了知道的叙永县地下党组织名单,使多名党员被捕并受到杀害,随后多次帮助反动势力镇压革命,被蒋介石电令任命为川南招抚特派员,又将早隐蔽下来的20多名原红军游击队员(全是江西中央红军战士)清查出来,送国民党行营查办,最终全被杀害。随后一年内,王岳森先后直接造成川南游击纵队2大队队长黄虎山、支队长金燧、支队政委代德昌等人被捕或牺牲。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奉令向西南进军。王岳森秉承国民党特务头子毛人凤的部署,妄图在川滇黔边界建起反共救国基地,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叙永。12月1日,叙永县城解放,王岳森率部成为土匪。1950年9月,人民解放军大举清剿残匪,各路土匪土崩瓦解。11月15日,东躲西藏的王岳森因跌落山崖受伤,被农民抓获;王岳森之妻安硕甫,也终被擒获。

    1951年2月22日,叙永县人民政府在水北门大河坝召开万人大会,公审了王岳森等15名罪犯,并全部被处以死刑,立即执行。(通讯员 谭岷江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刘榕]

  • 第六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60多年前,他们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从此魂断异国、埋骨他乡。今天,祖国张开双臂,用最庄严的礼遇迎接第六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详细]

  1. 今晚8点重庆“3·15”网络晚会全城直播 全是你关注的领域
  2. 开放日|看,追梦路上不停歇的重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