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照亮残疾人致富路

谭万生在采收蔬菜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虽然身体残疾,但不能认输,要靠自己的双手,自立自强,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心中有光,不怕路长!”每当提及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走上致富路,中益乡光明村上进组残疾人谭万生都会情不自禁的重复县上派驻该村第一书记谭祥华对他的教导。

    初见谭万生,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干练踏实的土家汉子。但是,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在中益乡深度脱贫春风中发展种植业走上致富路的中年男子竟然是个残疾人。就是这个谭万生,他用残缺的身体跟八旬父母一道撑起了一个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用勤劳苦干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外出务工不幸落下终身残疾

    谭万生1975年7月出生,1991年因家境贫寒,在石柱中学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了。1994年2月,他融入广东打工的人流,进了一家鞋底制造厂。然而因经验不足和身体瘦小,仅上班8天就被压模机轧断了右手,后在当地医院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才保住了性命,但右手掌截肢,只剩下一个肉球。

    无奈之下,谭万生不得不拖着残疾的身体,带着万般悔恨回到老家。

    躺在床上,谭万生整日以泪洗面,抱怨上天不公,悔恨打工时的瞬间疏忽。

    在家里稀里糊涂呆了几年,大姐二姐也先后出嫁。看到父母亲整天少言寡语、愁云密布,谭万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开始上山种黄连,借钱与同伴做小生意。然而,不知是经营无方,还是机会不佳,他总是干一样败一样,不仅没有收入,还倒贴本钱。

    “看来这辈子无力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种黄连遭受病虫害,做生意亏本的谭万生感到心灰意冷,整天把自己关在楼上,头不梳脸不洗,有时母亲把饭菜送上楼,他吃后直接把碗盘从楼上甩到地坝,然后就双唇紧闭,不理任何人。

    精神扶贫助其增强脱贫信心

    时间一晃到了2017年盛夏,中益乡被确定为深度贫困乡,市、县派出精兵强将驻乡驻村。时任县交委办公室主任谭祥华进驻中益乡光明村。

    之前派驻西沱镇黄桷岩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谭祥华,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进驻光明村后,他没有忙着开大会发表豪言壮语,没有忙着描绘宏伟蓝图,而是带着记录本走村串户详查民情,收集民意。

    2017年9月12日,对于谭万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天,谭祥华走进他家,向其父母亲了解他的情况后,随即走进他的卧室,从国家宏大的脱贫攻坚蓝图讲到中益乡千载难逢的深度脱贫机遇,从张海迪自强不息轮椅上读书写书讲到比邻沙子镇“一尺男儿”谭启树的创业故事……谭祥华用大半天时间苦口婆心地开导,让谭万生泪如泉涌,紧闭多年的嘴也开始说话了。

    当天晚上,好久没有下过楼的谭万生走进厨房,和父母亲一道下厨做饭,和谭祥华把酒话人生直到夜深人静。

    第二天一大早,谭万生上街理发修面,特意买了套迷彩服回家。

    临近中午,父母亲下地干活回家,谭万生已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了。久违的欢笑午餐,让父母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爸爸妈妈,我之前的做法实在对不起您们。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抬头挺胸的男子汉!”谭万生说,他要按照谭祥华的建议,规模发展辣椒和中药材,早日增收致富,决不拖全乡乃至全县全市整体脱贫的后腿。

    说干就干。几天后的一个上午,谭万生特意请来谭祥华和乡政府分管产业的领导,走进他家的承包地现场规划,并引导他充分利用撂荒地复垦生产。

    从此,谭万生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整天早出晚归,翻地、起垄、播种、覆膜、除草、施肥、掐枝、采收……

    县残联获悉谭万生的情况后,在中益乡残疾人技能培训中将其当成案例予以深化,更激发了谭万生增收致富的干劲。

    谭万生重新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父母亲也有发不完的余热,一家人的脱贫致富信心倍增。

    2018年,谭万生种植的前胡等中药材收入5000多元,辣椒卖完后收入4000多元,加上父亲就地打工、母亲种植蔬菜市场零售的钱,他家一年收入近3万元,不仅一举脱贫,还成为响当当的勤劳致富户。

    “全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谭书记的耐心开导和县残联的关心爱护,今年我家的收入还要再上一个台阶。”谈及2019年的宏伟蓝图,谭万生掷地有声地说道,“我家已播种前胡4亩多,现正在进一步复垦撂荒地,力争种植中药材6亩;计划种植辣椒的2亩多地块已经全面翻挖起垄;计划养殖生猪3头;父亲继续就地务工;我还要指导母亲种植优质蔬菜,提高生产效益……年收入力争突破4万元!”(记者 谭华祥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