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风采】
做民族文化的守护者
——记县政协委员、县民族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刘建平

刘建平与老人交谈了解吊脚楼保护现状

    我县悠久的土家历史文化发展积淀形成了今日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啰儿调”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摆手舞和灯舞跳出了土家人的质朴,土戏和打绕棺演义了土家人的悲喜,咂酒饮出了“五龙捧出擎天柱,吸引龙河水倒流”的气魄,土家“西兰卡普”织出了土家人丰收的喜悦。

    文化是一个地域发展的根脉,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至关重要,县政协委员、县民族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刘建平在弘扬传统文化这条路上已经走了10多年。刘建平于2012年成为政协委员,于2014年提交了“关于申报打造黄鹤—金铃沿线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并被采纳。如今,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其中就包括了黄鹤、金铃、金竹、新乐等数个乡镇。

    在我县与湖北交界的黄鹤镇,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马盘溪、鹰嘴岩、羊子岩等奇特景观,遍布黄鹤境内。2018年9月,刘建平被分配到黄鹤镇山河村驻村扶贫,在扶贫工作中,他多次争取部门、企业的支持,将文化扶贫、志智双扶结合,挖掘宣传当地民俗文化、奇异山水和扶贫典型。

    就在鹰嘴岩下的公路旁,“停车仰望和诗仙,高嵌飞瀑落九天。”“此处观景四方奇,半坡台地非遗址。”这一句句精美的诗句正是刘建平参与山河村境内20块国道路牌宣传栏所题的内容。他还参与完成了3块智志双扶大型宣传牌的资料编撰、设计和安装,同时编写《山河村扶贫工作巡礼》折页。

    扎根基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刘建平积极为山河村争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项目,联系县政协社法民宗界别委员走进黄鹤开展“传承盐路文化·助力脱贫攻坚”视察活动,为黄鹤发展献计出力。

    利用自己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市作协会员等身份,刘建平虚心学习民族文化,参加西南民大合作基地开展的“重走藏羌彝民族走廊文化研究”课题,前往甘孜州丹巴县邛山村、雅江县杰珠村等特色村寨调研;与四川民族文化研究所合作开展康定市民族团结进步和扶贫攻坚成效研究,考察木雅圣地村寨景区建设,与当地政协进行了交流。通过专业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在土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助力文养石柱建设。另外,他还利用政协调研和游学的机会观看了莫高窟、三星堆、汶川地震遗址、凉山彝族和藏羌碉楼群博物馆等景点。放眼看世界,引他山之玉以加强我县西沱镇熊家药房陈列馆、黄水镇万胜坝中国黄连博物馆、冷水镇八龙中国莼菜生态博物苑、黄水镇药用植物园巴盐古道博物馆、万寿古寨土司博物馆、悦崃乡枫香坪中国碉楼博物馆日常管理,刘建平为我县陈列馆的持续建设、修改提升与新建寻找创新思维。

    近年来,刘建平出版了《龙河的记忆》《石柱地理》《石柱土家风情及历史文化》等书籍,并在《民间故事》《新生代》《黔中文化》等学术期刊发表有关土家吊脚楼、打绕棺、土戏等康养石柱民俗文化的论文3篇,利用网络、微信等平台,宣传推介我县少数民族文化。迄今为止,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载体,刘建平参与打造了两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及十二个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成果,是刘建平从事文化研究十多年来刻苦专研的成果,也是我县宝贵的“财富”。

    “自己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十多年来,挖掘保护传承了石柱的土家文化,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尽了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刘建平说,在以后,他将继续立足自身优势,刻苦专研,加强与外界的合作,继续发掘我县独特且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做一名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为康养石柱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记者 谢天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